減少營運費用,降低運輸成本,由於集裝箱的裝卸基本上不受惡劣氣候的影響,船舶非生產性停泊時間縮短,又由於裝卸效率高,裝卸時間縮短,對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運輸成本,對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透過能力,從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而且效率也有所提高,傳統的運輸方式具有裝卸環節多、勞動強度大、裝卸效率低、船舶週轉慢等缺點。而集裝箱運輸完全改變了這種狀況。
不過集裝箱系統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高投入。
這是一個需要密集資金投入才能夠完成的運輸系統,如果資本少了,根本就無法完成集裝箱系統的建設。
此時的英國也出現了集裝箱,不過英國的集裝箱比較低階,不過也顯現出了一些優勢性,並且傳到了美國、法國和德國。不過他們的集裝箱技術並不成熟,還處於集裝箱運輸發展的起始階段。
中華民國的集裝箱運輸系統則顯得比較成熟,特別是配套裝置方面。並且在集裝箱系統的建設上,中國民族財團投入了鉅額資本,在汽車、火車、輪船,甚至是空運方面都進行了相關技術的研發和裝置投入。
儘管投入很高,但是回報顯然是很高的。就算是現在技術可能使投入更高,不那麼容易回本,但財團就會拼命的往裡面投入。因為這是一個可以燒錢的專案,可以讓高階製造業的規模更大,從而給高階製造業找活幹,而不是讓老百姓用體力在碼頭貨棧上揮灑汗水。而且在製造過程中,技術會不斷的提高,成本會越來越低,也就是相當於交學費,等成本足夠低的時候,效益就會集中爆發出來了。
而擴大高階製造業,則可以讓更多的國民轉型成為高階製造業工人,收入也有所提高。港口貨物裝卸所需的工人減少了,那些工人的收入也提高了。
節省下來的工人,可以投入其他行業的生產。當大量勞動力的個人產值提高後,也就能帶動其他勞動力的個人收入,從而一定程度上的共同富裕。不過中華民國還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就存在矛盾。
但是矛盾又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
這種矛盾就是工人和資本家的矛盾,以及貧富差距只見的矛盾。但矛盾比較緩和而又存在的時候,就會產生強大的推進力。而矛盾劇烈到不可調和的時候,就會像當初的沙皇俄國一樣,出現革命浪潮。
中華民國如今提高工人待遇,而且成立公會保護工人權益,使得工人在公會的保護下不會被資本家肆意盤剝,矛盾處於比較緩和的層面。加上此時中華民國中央政fu出臺一系列的扶貧政策,以及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在財富分配上還算比較公平,所以矛盾並不劇烈。
財團的存在,也能讓民眾日子越來越好。
後世美國人之所以抗議華爾街資本家的貪婪,無非就是美國國際財團不再將錢帶回美國,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有以萬億計的資金滯留在美國境外不再返回美國。
這樣的情況顯然很正常,美國財團是國際資本財團,儘管美國是其大本營,但未必一定要匯入美國。這些資金完全可以匯入其他受國際資本控制的國家,美國如果完蛋了,國際資本也可以扶持另外一個國家崛起。
中國民族財團則是不同的,中國民族財團是有國界的財團,在海外的投資收益基本上都是匯回中華民國。
在那些經濟殖民地的盤剝所得,都是帶回中華民國,讓中華民國的老百姓能享有這些利益。
中華民國的老百姓在1920年已經享受到了那些經濟殖民地的盤剝果實,首先是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從朝鮮、越南進口的輕工業產品。
同時享有到了朝鮮、越南、高棉、暹羅、印尼等地進口的農產品,還有大量的漁產捕撈之後是運到這些國家,用這些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進行加工後再運回中華民國的。市場上的漁產是這一年中華民國老百姓可以大量低價享有的美味。
這個年頭的漁產資源太豐富了,很多漁產價格都很低。
另外那些經濟殖民地還向中華民國輸出了很多女人,讓中華民國的那些光棍們有了解決光棍的出路。
中華民國甚至出現了一些公司在那些經濟殖民地國家物色妙齡少女,然後找國內的光棍、富豪做媒。或是直接把人帶回中華民國,然後介紹給有需要的群體,然後收取一筆費用,實際上就像是賣到一樣,只是雙方都你情我願。
很多髒活累活,現在也開始由那些經濟殖民地的人去做,中華民國的老百姓已經不需要從事那些產業了。
儘管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