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部分

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則是以產業分佈來做的。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大量農業人口轉型為工業人口,人口遷移非常劇烈。人口快速集中到了那些有產業的城市,開始像後世的美國一樣,形成一個個超級城市。

中華民國的產業分佈主要就是耗水比較大的產業放到不缺水的南方,並且要求有汙水處理設施,避免水質汙染。另外人口主要也是往南方集中,因為南方不缺水,華北的水資源要優先向農業供應。

另外華北的人口,也向東北、西域遷移。

北方的產業以鋼鐵等原材料生產,以及機械裝置製造為主。南方則是以生產消費商品為主。機械裝置從北方輸出,北方則輸入南方的商品,或者經濟殖民地的輕工業產品。

中華民國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一帶,因為沿海城市的輕工業可以由經濟殖民地供應,畢竟那裡有海運。而內陸沒有海運,從經濟殖民地進口輕工業產品運費方面不太划算,就在四川和湖北一帶生產,然後供應周邊各省,包括西北各省。

西域省的輕工業商品,未來則將由波斯、阿富汗這兩個經濟殖民地供應。

甘肅、陝西、四川、湖北則擁有不少軍工業,中華民國高階軍工業基本上都在這幾個省份,此時中華民國徹底統一,這些高階軍工業開始向湖南、江西、安徽這幾個省擴散,這都是內陸省份,戰略上非常安全,西北高階軍工業則沒有繼續增長,主要還是因為缺水。但是西北的軍工業卻是最高階的,戰略轟炸機什麼的都是在西北生產。

而比較低階的彈藥生產之類,則是大量分佈在西域省,這些低階的軍用物資又是消耗量最大的。另外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這幾個省份則有大規模的造船業。其中以上海、浙江、福建的造船業最為發達,軍艦、商船、漁船被大量製造。山東造船業此時也迅猛發展,山東的機械製造也發展得非常迅猛。

而華東各省,則是海軍軍工業的集中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兩省,如今則開始向遼寧、山東、江蘇、廣東這幾個省份擴散。這幾個沿海省份,除了擁有比較高階的海軍軍工業外,還有比較低階的軍工業。

畢竟西域省的軍工業並不太合適海運,儘管主要的戰場在西域方向,但是其他地區的戰爭也不會少,而且沿海省份有海運,比較方便軍事物資的運輸。

因此中華民國形成了西域、華東兩大軍工業生產區域,中部則生產高階軍工業產品。

北方的軍工業則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域、山東,西北各省。東北和西域生產的是低階一些的軍工業產品,甘肅、陝西、新疆則生產更高階的軍工業產品。

南方的軍工業各省都有,沿海生產數量大,比較低階的軍工業產品,以及發展造船業和海軍其他軍事裝備生產。內陸省份則是生產高階軍工業產品。

軍事技術研發方面則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西北各省,破壞性大的研發專案放在西北,西北有足夠大的靶場。那種不需要進行破壞試驗的研究項,以及不會造成汙染的研究專案大量集中在四川,這裡是中華民國最安全的省份,除了地震外,沒什麼可以威脅到這裡。主要的地震帶就是黑河到騰衝一線,可以進行規避。

另外各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礦產的開採、冶煉,都可以形成一個個聚居城鎮,加上金融、文化、政治等中心,也可以形‘成’人口聚集。而商品製造同樣也能形成大量的人口聚集,軍工業生產、研發也可以聚集大量人口。

進出口貿易、海洋運輸、捕撈等等也可以形‘成’人口聚集。

這些產業透過財團精心的分佈,形成了主要的人口聚集區域。中華民國的人口大量向那些產業聚集地遷移,華北各省的人口則是不斷減少。

華北水資源不夠豐富,水資源要優先供應農業,所以華北人口自然是大量遷移到其他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最為合適。現在進行農業機械化建設,在華北又不太適合發展那些耗水量大的工業,人口自然是遷移掉最好的。

華北人口主要遷移到了東北和西域,以及南方一些省份。

雲貴高原上的人口也大量向其他省份遷移,那裡不他適合發展工業,所以未來不會有太多的人口。雲貴高原的人口,主要將從事農產品生產和礦產開採,以及旅遊業方面的活動。

對於雲貴方面的農業,就是能機械化的進行機械化,能農改的地方進行農改。不能機械化的地方,進行植樹造林,而那些原始森林則直接封山建立保護區。

另外一些地區,也進行風扇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