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的來說,中華民國的版圖已經只差最後一步就成形了。
那就是把俄國的西伯利亞行政區和遠東行政區全部吞下,那麼中華民國的版圖就成形了,基本上不會在版圖上繼續擴張了。
當然,不擴張版圖,不意味著不擴張經濟殖民地。
版圖的意義,是為了獲得資源和生存空間。
此時中華民國的版圖夠大,生存空間不缺,資源方面如果能吞下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那麼資源方面也將變得無比豐富。
這麼大已經足夠了。
如果繼續擴大版圖,那麼經濟殖民地就會變少。
經濟殖民地變少,則可以壓榨的外部人口會變少。
所以版圖擴張到一定程度就夠用了,接下來就是對經濟殖民地的經營。
下一輪的戰爭不會太遠了,沈凝雲如今收編了北洋軍,馬上開始為下一輪的對外戰爭做準備。
中華民國最高統帥部的組建也迅速完成,無非就是把一些人掉進了最高統帥部。
被掉進最高統帥部的,也就是閻錫山、段祺瑞、徐樹錚、吳佩孚這四個,其他陸榮廷、龍濟光和張作霖都沒有調進來。
徐樹錚這個江南怪才,雖然激進一些,不過也是個民族主義分子。由於歷史的改變,這個傢伙也沒有被曹錕很吳佩孚的直系給清算了。
北洋軍很多的高階軍官,都被沈凝雲打發到閒職上養老去了,軍權基本上剝得一乾二淨。
如此霸道的收編方案,卻是無人敢吭聲反對。畢竟上面都服軟了,下面的那些軍官也鬧不起來了。
就算是鬧,也沒有好下場。
西北國防軍實力太強,根本無力抗衡,只能由著沈凝雲這個收編方案,組建中華民國國防軍。
沈凝雲在最高統帥部組建完成後,召開了一次戰略會議。
“接下來的對外戰爭,主要就是海軍對付美日聯合艦隊,把美日聯合艦隊掃蕩掉,首先南朝鮮就能攻下,變成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地。再則,菲律賓也可以攻下。琉球群島也可以拿下。搞定了美日聯合艦隊,日本也就完蛋了。接下來可以對付英國人,向緬甸、馬來、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方向擴張。”
“再則,就是向俄國方向的擴張。根據情報,蘇聯獲得了大量歐美援助。由此可以推斷出,歐美正在積極援助蘇聯以試圖從讓蘇聯來圍堵我們。不管蘇聯是不是真的要圍堵我們,崛起的蘇聯對中華民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我們不能讓這個巨大的威脅在身邊成長起來,我們要把蘇聯扼殺在崛起的搖籃中。”
沈凝雲凌冽的盯著地圖上的蘇聯版圖,大聲的對眾人說道:“所以,我們必須積極備戰,用不了幾年,戰爭就必然會爆發。到時候我們中華民國如果勝利,則可以獲得大片的土地,以及大片的經濟殖民地。”
第323章 乾旱,蘇聯饑荒
根據沈凝雲制定的大方向,最高統帥部參謀部隨後制定了多個作戰計劃。
閻錫山、段祺瑞、徐樹錚、吳佩孚等人得知這個作戰方向後,都被驚呆了。
首先對付美日聯合艦隊方面,竟然是意圖將美日聯合艦隊擊敗後,然後封鎖日本海上交通,同時大規模轟炸日本,使日本的社會、工業的運轉陷入癱瘓。
然後拿下南朝鮮、菲律賓、琉球群島。
但這只是第一階段的計劃,第二階段則是對英國開動。將美日聯合艦隊消滅後,再消滅英國的亞洲艦隊。
從而攻佔馬來、緬甸、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
“這個計劃規模之大,若是成功,簡直就是鯨吞四夷。”吳佩孚對這個計劃只能說是感到震撼。
“只是這個計劃有一定的風險,主要的變數還是海軍。”徐樹錚卻不是那麼看好,畢竟海軍能否取得勝利是很大的問題。而這個計劃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海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之上的,“如果海軍不能勝,這個計劃只能完成一半。靠陸軍攻佔馬來、緬甸和印度並不是問題。”
“倒是對蘇聯方面的戰爭,只要成功,就能將一大半的俄國版圖吞下,著實恐怖,難以想象,那能獲得多少土地,能獲得多少礦產和森林!”
對蘇聯的作戰方案很簡單,就是直接從西域省,像一把鐮刀一般掃上去,直接在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將蘇聯‘腰斬’,接著這把鐮刀掃過西伯利亞和遠東,將那裡的所有俄國人都解決掉。
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俄國人頂多不會超過一千萬,解決起來比較容易。因為這些人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