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樣的模式,讓中華民國的森林資源不會下降,並且每年的植樹造林,使得中華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每一年都在上漲。
隨著森林資源的增長,什麼山洪、泥石流、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等自然災害也將不斷的減少,空氣也會被不斷淨化,林業對中華民國絕對至關重要。
第299章 花園一般的國家
又是一年春季,中日兩國備戰正酣。
每到春季,也是中華民國大不規模植樹造林的時候,到了1920年春季,中華民國的植樹造林運動再度突破到了一個高峰值。
1920年的中央財政預算中,有10億元用於植樹造林的活動和補貼。
中華民國的植樹補貼,主要是針對那些擁有森林不超過6000畝的中小林區擁有者,並且不能是工業擁有人口。超過6000畝的林區補貼發放,必須由林業部長親自簽字。
這樣的政策,可以造就大量的中產階級。
那些擁有林地超過6000畝的,一般都自己有錢,也不需要政fu補貼。另外不能是工業產主,則是擁有工業資產的商人,也是不發放林業補貼的。並且每年接受的補貼不能超過一千五百元,不能接受重複補貼。
相當於這些補貼將到那些經濟能力較差的人手上,那些有工業資產的投資者資本比較充足,一般不需要補貼。
林業部長簽字的,自然也多是財團的植樹補貼。
因為林業週轉期比較長,所以不按照5%的稅率收取固定資產稅,將固定資產稅降低到了1%,而這些稅收也將返還到林業的補貼上。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國有林場佔50%,私有林場也佔50%,國有林場的經費則是從木材製品的進出口關稅中抽取。
到了春季,全國各省,到處都在忙著植樹造林、申請補貼。
西北的森林覆蓋率經過多年的不斷造林和對森林的保護,已經持續上升到了20%,並且還在繼續上升。
森林覆蓋率是確保水資源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樹木可以減少蒸發量,能涵養水分。後是中國北部缺水,很大程度上也是森林被砍伐太多的原因。雲南的缺水則是種植了大量的桉樹。桉樹是造紙用的,生長速度極快,但是這玩意也非常耗水。
黃土高原上的植樹活動倒是不大,因為黃土高原上很多樹種不活,小的時候還好,長得很壯實。但是根鬚一紮入地下,下面沒水,也就枯死了。
所以黃土高原上主要是植草,以及種植一些矮小的本地樹木。
黃體高原上此時已經禁止採伐草木充當燃料,而黃土高原上的人口也被大量的遷移了出去。
如今還在黃土高原上生活的老百姓,也已經不過那中土裡刨食的生活了,而是主要為政fu在黃土高原上綠化、築壩。
今年中央為黃土高原的生態恢復另外撥款了5個億,西北政fu為黃土高原的生態恢復撥款了10億。加上全國捐款有3億左右,一共有18億元的經費。
現在黃土高原上剩下的兩百萬人口,基本上就是靠這些經費養活。每年的植草綠化、攔沙築壩的工錢也在持續上漲,使得黃土高原上的老百姓也有了比較高的收入,一個成年勞動力,一個月能賺到70元左右。
到了春季,黃體高原上的植草、植樹也進入高峰期,大量的土地被恢復了植被。
特別是連年下來構築了大量的攔沙大壩,這些攔沙大壩內用來植草植樹卻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攔沙大壩的大量構築,也減少了泥沙入黃,黃河含沙量有了明顯的下降。
最重要的是這些攔沙大壩的工程建設,和植草種樹,改善了黃圖高原上老百姓窮困的局面,讓他們有了足夠高的收入,讓他們擺脫了貧窮,並且過上了充裕的生活。
這樣大規模的植樹、植草,也讓黃土高原的綠化面積連年增長,特別是近幾年經費上漲後,規模更大了。
在西北,那些生態脆弱的地區,基本上都被禁止耕種、放牧。
沈凝雲對當前中國的環境保護局面還是非常欣喜的,畢竟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生態還未遭到破壞。
而這個時候加以保護,並且大力植樹、植草,保護生態脆弱地區不被破壞,並且還能進一步加強生態,成本就比破壞後再復容易得多了。
這個時代,青海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草原的沙漠化也不嚴重,甚至還有水災。只要不過度開發,這些草原就不會退化。西北的沙漠化也就不會擴大。如果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