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財富的總量在不斷的增長。這個時候就必須增發鈔票,但是增發的鈔票卻是財團拿來用的。

財團將這些錢拿去貸款,或是自己用來建設。

當然鈔票並非是無節制的印刷,當資本流通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所需的鈔票並不需要太多。

因為工人拿到工資,馬上就到財團的產業中進行消費,鈔票又沒財團收回來了。財團又拿著鈔票讓工人工作,不斷迴圈。

然而國人有存錢的行為,所以這樣的流通速度降下來了。但是財團也可以印刷更多的鈔票出去,因為很多鈔票被存起來,有點變成無效資本了。唯一的問題,就是財團在進行資產收割時,這些存起來的錢將是個大麻煩。

美國財團不喜歡華人,就是因為華人會存錢,然後將錢帶回中國。所以美國政fu出臺了排華法案,禁止華人進入美國務工。

作為本土民族財團,這個問題是要克服的。克服的辦法就是多發行一些鈔票出去,讓通膨的速度加快一些,並大力宣傳保值概念,號召民眾進行各種投資,將無效資本變成有效資本。

加上歷次對外戰爭中,財團攫取了大量的土地,這個時候的中國民族財團,已經成為真正的龐然大物。

就算是美國財團,也沒有中國民族資本這樣擁有那麼多的土地。

畢竟一場戰爭過後,有了新版圖,那土地就是被中國民族財團鯨吞下去,不論是農田、牧場,還是森林、礦產。只要是能集約化生產的,都是財團的資產。

美國的財團比較多,羅斯柴爾德財團扶持了不少新興財團,所以美國的資本財團也無法像中國民族財團這樣成為內部絕對的主宰。

此時的歐美財團,其力量已經不如中國民族財團了。

畢竟中華民國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美國了,國民總產值去年就突破3900億元了,美國的國民總產值,去年才剛突破1000億美元,中華民國的總產值去年是美國的將近兩倍了。

而歐洲的工業是徹底的比不上中美兩國了,畢竟歐洲只是個小地方,沒有什麼遼闊的版圖。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顯然很不景氣,除了中華民國的經濟還在保持高速增長之外,也就是美國的經濟還可以。而歐洲的經濟是徹底的不行,戰後出現了大量的失業。

那些失業,無非就是因為戰爭使得中美崛起,工業上超越了歐洲,以及海運業、金融業方面也被中美兩國瓜分了不少市場,導致歐洲人丟了不少飯碗,而他們又沒有更先進的產業來尋找更多的就業。

這樣的結果就是,歐洲經濟持續的挫到了1920年。

這一年隨著美國的貸款陸續到達歐洲,歐洲經濟這才開始恢復,不過就業率依舊不是太景氣。倒是德國的經濟發展得不錯,美國現在正在大規模的進行工業體系升級,需要德國為他們製造大量的精密機械、工業裝置。

美國還透過貸款,將歐洲各國的經濟綁架。只要美聯儲一切斷貸款,然後將產能嚴重過剩的商品傾銷到歐洲,歐洲經濟就會立即崩潰。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上1929年會發生世界性經濟蕭條的原因,此時美國對歐洲的貸款為此埋下了伏筆。

德國為美國生產工業裝置,精密機械等等,也讓德國的工業開始恢復。而英法這個時候則開始衰弱了,他們的工業在中美兩國的商品競爭之下,很多都失去了競爭力。而他們的精密製造業又不怎麼樣,而且工業體系比較低階,升級速度已經明顯跟不上美國的腳步。

德國除了向美國提供那些裝置,同樣也在向英法等歐洲國家提供那些先進裝置、機械,德國在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這個角色,向歐洲提供價格相對廉價的裝置。

中華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開始將歐美遠遠的甩在身後,其關鍵就是龐大的人口,龐大的市場。

“今年經濟增長如何?”沈凝雲接著對遊浩瀾問道,經濟統計方面,財團的資料比政fu的還要準確。

“增長速度相比去年有極大增長,上半年兩個季度相比去年,增長速度快了31%。”遊浩瀾回答道。

“不錯,這個速度是非常快了,不過有的地方不能過快。”沈凝雲交代道,從穿越者的眼界來看,後世那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是並不罕見。但是達到31%的卻是鮮有。

中華民國首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為大量的建設活動還未結束,而老百姓的消費點也未飽和。

加上中華民國有後世那些發展中國家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