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還是商業地皮、銷售渠道,以及技術、人才,都是頂尖的。
商人加入中華商會,最大的要求就是底線。商人普遍是沒有底線的,底線又是靠道德鑄就的。加入商會後,這些民族商人將獲得極大的利益。財團也需要下面的合作者,很多專案都是要大量的商人一起合作才能攫取最大的利益。財團在前面吃肉,這些民族商人也能在後面喝湯。
這些民族商人,就算是投資失敗了,一貧如洗了。但是他們只要還是中華商會的成員,東山再起實在太容易了。財團每年都有大量的合作專案,就如軍事上打下了一片版圖,這個版圖上的很多中小優良資產,也都是這些民族商人率先挑選後,再對外銷售的。還有財團也會將很多的中低端生產分包給這些民族商人做。
如果真的投資失敗變得一貧如洗,這些中華商會的成員依舊可以得到專案去經營,而且他們可以貸款,享有最優惠的貸款,而且只要不是貨幣絕對緊縮時期,他們都能從中聯儲貸到錢。
中華商會的商人,作為財團的小弟,財團自然是要進行扶持的,財團在吃肉的時候,都會讓他們在後面喝湯的。所以商會的成員此時已經成為了中華民國的主流商人,資本已經非常可觀了,遠超衰弱的晉商等商幫。
中華商會,也就是中華民國最強大的商幫了。
這個商會有嚴格的紀律,高效率的資本運作手段。而成員也不似從前的商幫那樣侷限於某地的聯合,中華商會的商人來自全國各省,也有不少素質不錯的晉商被吸納了進來。不過大部分的晉商還是被排斥在外,畢竟這是民族商幫,晉商的發家史實在不光彩。
中華商會的商人能以身作則,不包養本民族二奶,不買他國奢侈品,也就影響著全國的那些中小商人。
包本民族二奶在中華民國變成了情節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也因為中華商會的商人不使用他國奢侈品,所以中華民國的奢侈品市場上,都是中國民族財團生產的奢侈品。那些歐美進口的奢侈品基本上在中華民國賣不動。只有一些天然的奢侈品在中華民國有市場,但是天然的奢侈品不能批次化製造,所以也無所謂。
而中華民國的那些天然奢侈品,以及優質的農產品,如今都是不出口的,而是讓自己的國民享有。
總的來說,財團的壟斷,以及民族商人的崛起,不可能佔據太多的國民緊缺資源,儘管他們的錢非常多,但是不大量佔有緊缺資源的話,這些錢只是一個數字罷了,並不會引起劇烈的內部矛盾。
然而下面那些沒有約束的商人卻是不同了,如果不進行收割,讓他們破產出局,而是讓他們成功將靠貸款建設起來的資產保住,那樣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
所以收割又是必須的。
實際上中華民國自崛起以來,也就是在1918年進行了小範圍的收割,有些民資依舊靠民間借貸支撐了下來。當然,這也讓財團趁機打掉了不少民間借貸公司,所以這部分不多。但是因為地方政fu靠借貸建設基礎設施拉動了經濟,經濟還是很景氣的,所以很多民資還是靠經營支撐了下來。
這次小範圍的收割,還是讓財團收割到了大量的資產,但是並不徹底。只是將那些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的資產收割掉了。指望著民資都破產瞭然後收割果然是不現實的,最高效率收割則是讓經濟陷入超級蕭條,然後原本1000萬的資產,財團也許只要花個100萬就能買走。
而且為了不驚動民資,道路等收益比較慢的貸款,都還是沒有掐死的。
這麼多年下來,都沒進行過徹底的收割,已經造就了很多高產階級,當然很多高產階級是不堪一擊的。
財團真要吃肉的時候,那就是絕殺。不僅資本,而且政fu也會增加不動產稅收,讓那些民資不得不低價割肉。
“還是看情況吧!現在變數太大。”沈凝雲對遊浩瀾說道,“畢竟戰爭隨時可能爆發,有時候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
沈凝雲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便將財團戰略性的計劃問題推延到一邊,這一輪的計劃到1921年才結束,到時候制定也來得及。
遊浩瀾也知道其中的決斷,不是那麼容易的。到沈凝雲這個高度,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不僅是財團的利益,還有民族的利益,更有世界局勢的左右。
財團當前還是繼續按照此前的路線進行經營,財團在建設上絕對是主力。財團有非常多的錢,首先壟斷了不少行業,每天都有高額利潤產生。另外一個,就是可以印鈔票。
隨著不斷的生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