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術,所以對這些道理也研究得較為透徹,一直教導他要‘福不享盡’,所以在享受方面比較剋制,因而也就沒有發展到比較變態的地步。

沈凝雲對亞洲各國的掠奪,是建立在提升各國生產力和生產規模之上的。等於說,各個經濟殖民地的人民還是一定程度上受益了。

例如原先那些經濟殖民地的人民沒有工作,那就連飯都吃不飽了。現在有了工作,被中華民國剝削了一部分之後,他們還能吃飽飯。原先有工作的,之前只能生產1個單位的商品,現在如果是變成了可以生產10個單位的商品,被中華民國剝削了一大半之後,他們還剩下3、4個單位的商品可以享有。

對各個經濟殖民地的剝削,也是建立在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力的前提之上的。

特別是如今中華民國還剛處於大規模資本輸出的階段,這讓亞盟各個成員國的經濟都被盤活。

儘管這一階段,是中華民國的向各個經濟殖民地輸出資本,但是經濟發展這個東西,不怕資本輸出,就怕老百姓沒事幹。

資本輸出的結果,就是中華民國的老百姓有事做,而且這樣的投入會產生成倍成倍的回報。

首先在資本輸出的時候就有很高的回報了,一個工程的費用起碼虛高一半。加上經濟殖民地的工人不斷的創造財富,然後掠奪,更是無比豐厚。

各個經濟殖民地也適應了這種模式,為了爭奪中華民國分包給他們的產業,他們甚至是吵得不可開交。

每一個經濟殖民地都想要更多的產業分包給他們,這樣他們的國民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此一來中華民國在掠奪之後,那些統治者也能分到更多的利益。

其中北朝鮮憑藉著為中華民國發展汙染性產業的‘勞苦功高’,近期拿到到了中華民國分包出去一部分的造船業。

而高加索聯邦,則拿到了煉油業,以及部分的汽車零配件製造業。

伊朗則是原油開採,以及輕工業,外加農業。

越南則是輕工業為主,外加農業。而高棉、暹羅、緬甸則是以農業為主,外加規模不是太大的輕工業製造。

印尼、馬來、菲律賓,也是農業,其中以種植業為主,工業以經濟作物加工、林木工業為主。

這些國家的工業和農業,都是建立在出口給中華民國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則向中華民國進口各種原材料,以及各種高階商品。

各國都有的一個產業就是礦業,不斷的為中華民國開採各種礦產,只是有商業開採價值的,都在開發列表之中。因為中華民國掌握了各國的礦產開採,所以定價權也就在中華民國手上。

中華民國的礦產,則是在比較豐富,比較偏遠一些地方進行商業開採。

關內的礦產,很多都已經不怎麼開採了,只是開採一些確實比較多的礦產。如今主要的開礦區則是西域行政區和北海行政區。

山西的採煤業,已經停止了將近一半的規模,主要是為了保護山西的地下水以及地表。而海外的煤炭進口規模,也在逐步的上漲。

除了從各個經濟殖民地進口煤炭之外,還從澳大利亞以及印度進口煤礦。同時歐洲也在向中華民國出口煤炭,特別是英國這個傳統採煤大國,更是從全球殖民地向中華民國供應煤炭。

這對英國來說,已經變成了一項比較重要的出口收益。

煤炭是沒有多少附加值的東西,這個時代能源又不緊缺,各國也炒不起煤炭價格。中華民國從外部進口煤炭,自然是很划算的。

中華民國不僅帶動了亞盟各國的經濟,歐洲的經濟也很大程度上被中華民國帶動了,不過帶動的多是低階產業。

高階產業方面,中華民國還是一路絕塵。

汽車產業持續對美國福特汽車形成技術壓制,以及設計上也更加新潮。而在電器產業方面,中華民國則領先得更多。

飛製造產業方面各國都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那就是戰爭結束後,很多飛製造產業已經沒有發展市場了。一些也投入了民用,但是各國更中意的是中華民國生產的民用飛,效能要比各國的好得多。

亞盟各國得飛民用市場則在政府的支援下,迅速的擴大。

不管是農用,還是空運貨是客運,都有所發展。

更加領先的還是工程械製造以及農業械製造方面,世界各國基本上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

特別是在農業械化方面,只有中華民國在搞,其他的歐美國家還是大量的使用畜力在進行農業生產,農業人口無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