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統帥部就這個問題,下發了退伍轉業檔案,宣佈了退伍轉業政策。
最高統帥部下發的檔案指示,退伍士兵、軍官,將進行多渠道進行轉業。願意要土地的,分給土地,最低500畝,也就是相當於50個標準11人足球場差不多大小。最高可以獲得2000畝的土地。
如果是要草場,最低3000畝,最高2萬畝。
退伍軍官當中,能拿到最高的轉業土地分配的只有團長,團級之上的軍官,都是直接持有一部分財團股份的。
一個團長如果退役,如果表現良好,那麼即可拿到2000畝大的農場,或者一個2萬畝大的牧場。
為了安置這些退伍軍人,財團將西域行政區、東北、外東北地區條件較好而又未開發的那些土地都拿了出來,將直接分配給那些退伍軍人。
這些土地,過去是歸屬於財團,但是財團還未開發出來。
願意拿土地和牧場的,土地分配給退伍士兵。而生產機械、牲畜,則透過貸款的方式購買,並且價格優惠、利息也低。
整個西域行政區,可以開拓出來的耕地就多達7億畝,但到目前也只開發了一半,加上東北以及外東北同樣也有不少土地還未開發,儘管沒有開發,但歸屬權卻是在財團手上。
財團手裡有大量的土地,主要是因為歷次對外戰爭的戰爭紅利,每次打下一塊版圖,軍部直接將土地打包賣給財團,讓財團去運營。
而在牧場方面,後是中國的版圖境內,西北除了甘肅農業還佔多數外,有內蒙牧區、西藏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四大牧區,另外蒙古收復後,內蒙牧區被命名為漠南牧區,蒙古牧區則命名為漠北牧區,加上西域牧區,中華民國現在有六大牧區。
六大牧區當中,西藏牧區因為海拔太高,缺乏一定的商業生產條件,所以西藏地區的牧場很多都是分配給解放的農奴。
因為西藏海拔太高,所以漢人不太可能大規模進入西藏。加上中華民國在西藏的政策確實不錯,所以西藏很穩定,西藏的藏民也比較淳樸。儘管後世出現過西藏暴動,但實際上主要是由美國在背後挑動,但是美國人很快就發現在西藏挑動暴動缺乏民眾支援,因為漢人沒有在西藏大量活動,所以藏民很難被大規模挑唆。
倒是在新疆地區大量暴動,因為新疆海拔低,漢人可以大量活動,那些少數民族就算是在同等的政策下,很多時候也很難競爭過漢人,所以那裡的********才比較高。
西北政府成立後,對少數民族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所以如今的新疆,已經被漢人牢牢掌控。
青海、西藏兩大牧區基本上被財團開發出來了,漠南牧區也被開發了不少的面積。
漠北牧區則基本上沒什麼開發,不過財團已經開始收購漠北的草場,財團已經開始對漠北牧場下手。
此前西北政府時期,沈凝雲這幫人的想法是,讓蒙古人維持過去的生活,負責草原生產,然後由財團進行收購。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又不一樣了。
當初是因為資本、工業規模還不夠,還騰不出手來開發。但是現在中華民國的國力逐漸發展,已經有了開發的能力。而且發現蒙古人對草場的管理和開發很多時候是沒有規劃的,見牛羊值錢的,都在超額養殖,而中華民國的牧業技術,也讓蒙古人能養更多的牲畜,而不用怕牲畜冬天被凍死、餓死,導致草場開始退化等等。
所以財團已經改變了對蒙政策。
決定將牧場買下來進行轉業管理、生產,而蒙古人可以在牧場當工人,也可以遷移到城鎮中當工人。
當然,蒙古人也能自己繼續經營牧場,但是要合理的管理和生產,同時也要開始上稅。過去,西北對蒙古地區的牧區,是不怎麼收稅的。
蒙古的漠南、漠北兩大牧區,草場質量是不錯的,就是氣候有些冷,冬天經常會把牲畜凍死、餓死。
鐵路修進蒙古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加上公路的鋪設,每年入冬前都可以運輸很多飼料到牧區去儲藏起來。
有了足夠的飼料,再加上圈舍供暖設施的建設,牲畜能安然過冬,而不用怕牲畜被凍死、餓死。
所以蒙古地區的牧場儘管有西伯利亞冷風的襲擊,但改善了運輸和設施之後,也還是不錯的。
而在西域行政區,牧場面積達到了30億畝。
大量的牧場實際上還處於未開發狀態,在分配好之後,退伍軍人要開發那些土地、牧區也很容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