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部分

這個近代的女作家,也如同軌跡一般進入了文學界,並且大獲成功。

不過人們對林微因的小說買賬,不代表就對大總統林長民買賬。

林長民歷史上擁戴過袁世凱,段祺瑞期間擔任過內閣司法總長,因為參與反奉兵敗自殺,不過歷史已經改變了,林長民現在還沒死。

因為早年和湯化龍一起參加‘共和建設討論會’,共和黨領袖湯化龍1918年去世後,林長民逐漸在共和黨嶄露頭角,上次全民選舉中,林長民被推上了總統寶座。

上臺後,林長民一直都中規中矩,讓民眾最為失望的則是這次經濟大蕭條的救市毫無成效,對經濟的萎靡不振毫無改革創新。

更讓民眾無可忍受的是,林長民在公眾場合,一直都說中華民國的經濟非常健康。

從本質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任何錯誤的。因為中華民國經歷了之前的打繁榮,必然是要有大蕭條的,有了這次的大蕭條,才會有未來的繁榮。如果不把泡沫觸破,拖得越久,危害越大。

但是普通老百姓不懂這些,他們看到的是,全國有兩億人失業。兩億人沒有工作,還說經濟是健康的,民眾的第一反應,自然就是感覺林長民在扯蛋,所以對林長民極為失望。

不過讓民眾稍微不是那麼激動的是,林長民在保障失業群眾生活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沒有釀成像美國那樣的混亂。

隨著美國那邊的經濟蕭條之後的情況被陸續報道出來,老百姓好似平衡了許多。美國政fu因為沒有什麼保障措施,又不像中國這樣,自古就有一些救災制度,早早就形成了基本的人道主義。所以美國人一碰上什麼災害,民眾有什麼損失,政fu基本上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進行保障。

國情的不同,加上這次美國財團的胃口非常大。美國財團基本上,是要對美國刮地三尺的節奏。

所以不給美國人一點生活保障,大量失業的美國人,連飯都吃不飽。

吃不飽飯的美國人,只能賣掉他們能賣掉的一切。這也就讓美國財團的目的達到了,現在的美國,也就只有美國財團有錢。當民眾要賣掉他們能賣掉的一切的時候,再寶貴的東西,他們都能以低廉的價格買走,而且還可以盡情的挑三揀四。

工廠、土地、道路等等,所有有價值的不動產,以及藝術品什麼的。美國財團都在瘋狂的收割大繁榮時期生長出來的肥美巨桃。

巨桃儘管誘人,但是美國財團的吃相太難看了。

這也沒辦法,畢竟美國財團在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操控下,陸續出現了八個大大小小的財團,同時還有數百個實力不一的家族。

這麼多的財團和家族,你多吃一點,別人就少吃一點。

當大家都在搶食的時候,吃相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相比之下,中華民國這邊,此時也就只剩下了一箇中國民族財團。

此前的北洋財團,以及奉系財團,在經濟大蕭條中都崩潰了。自從這兩大財團被中國民族財團控股之後,採取了瘋狂的擴張活動,在經濟繁榮時期一時風頭無兩,但是經濟大蕭條一來,因為資金鍊拉得太長,直接就崩盤了。旗下各產業,紛紛宣告破產,資產被中國民族財團的銀行所接收,經過清算,還資不抵債。

中華民國因為只有中國民族財團存在,所以吃相還算好看。不像美國那樣,搞得民不聊生。

不少美國人,逐漸被饑荒所困擾,很多美國人開始餓得皮包骨頭。

中華民國的老百姓知道這些後,心裡馬上就平衡了許多。這也讓他們堅信,中華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民主,最人道的國家。

第424章 完成收割

隨著經濟大蕭條的持續,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一些區域性的動盪。其中美國的社會動盪最為嚴重,大量美國人過上了流浪生活。

而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年輕人,則是這個時代最悲劇的一代人。他們年輕的時候拿起武器走上戰場,戰爭結束後又碰上了經濟大蕭條,而這本來是他們做事業的黃金時期。然而更倒黴的還在後面,只要歐洲再次爆發戰爭,上了四十歲的他們,還將扛起槍走上戰場。

美國則爆發了一場退伍軍人與美國政fu的衝突,那些退伍軍人要求討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退伍津貼遭到拒絕,所以爆發了衝突。

中華民國則爆發了抗議政fu對經濟頹勢不作為的遊行,不過遊行規模很小,並沒有有太大的影響力。

林長民依舊穩如泰山的做這他的總統,依舊沒有任何的刺激經濟的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