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部分

局勢,再次因為中華民國向英國展開逼宮而變得波橘雲詭,世界各國都開始將目光瞄向了亞洲的那些英國殖民地。{首發}

局勢已經非常緊張,隨時有可能開戰。

中華民國向阿富汗境內調派了將近五十萬的陸軍部隊,而英國在印度的兵力也只有四十多萬,而那些印度士兵,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戰鬥力。

而且中華民國在不遠的西域行政區,還有將近兩百多萬陸軍沒有調動。隨時可以投入到印度戰場當中去。

另外在印度洋,華東艦隊主力已經開到,根本不給英國人任何的面子,直接駛入印度洋當中。

同時英國亞洲艦隊,還在印度洋當中發現了許多中國潛艇,這些潛艇儘管並不攻擊英艦和商船,但就像是一條條海中的毒蛇。對於潛艇的恐怖,英國海軍比任何國家都要清楚,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國潛艇禍害的不輕,商船被大量擊沉,幾乎讓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為之崩潰。

局勢發展到這個程度,英國政府不服軟是不行了。

現在英國根本沒有和中華民國開戰的底氣,打起來局面肯定很糟糕,因此英國只能就此妥協。

進而中華民國與英國在倫敦簽署了《香港歸還協議》、《英屬殖民地、自治領對華商業協議》,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協議》、《緬甸獨立協議》,並且和汶萊解除保護國的關係。

這些協議簽署之後,世界位置震驚。

很多一直認為英國世界霸主的人們和一些國家的政客開始意識到,英國的霸主地位在亞洲已經蕩然無存了。

而作為世界新興大國的中華民國,不僅僅擊敗了美日聯合艦隊,這個也挾大勝之威,讓英國不得不低頭服軟。

但是一想到中華民國對日本的持續轟炸,所動用的龐大空軍,所有國家都瞭然了,以中華民國的軍事力量,已經不是英國在亞洲所能抗衡的了。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要求企業在英國殖民地免稅,自由投資礦產、鐵路、港口,是英國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的。一旦英國不妥協,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所有亞洲的殖民利益。

不過英國在免稅方面還是有所爭取,只允許中華民國的企業在印度和南非等非洲殖民地完全免稅。

但是在英國自治領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中華民國的企業只能免除關稅,其他稅率方面只能享受較為優惠的稅收政策,即不高於這些自治領的本土企業的稅率。

這樣的條件中華民國還是認同的,所以協議順利簽訂。

這些協議的簽訂,對於那些英國殖民地和自治領的衝擊也非常強烈,過去讓英國人以及自治領民眾自豪的日不落帝國,這個時候已經是日要落的節奏了。這樣的固定認識一旦受到衝擊,結果是非常糟糕的。

首先是英國的那些自治領,發現英國政府已經越來越無力的時候,已經有些不安分的人想要提出自治領獨立的口號了。

這些協議簽訂後,實際上英國已經難保那些自治領了。

首先在澳大利亞,中華民國將利用英國政府簽訂的政策,對澳大利亞進行大量的和平滲透。

在加拿大,美國對加拿大的影響太大了。加拿大已經愈加像是美國的附庸。

相當於中華民國和美國瓜分了英國最大的兩個自治領,一個分走了澳大利亞,一個分走了加拿大。

同時,中華民國對於紐西蘭也將有強大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未來將變成中華民國的附庸。而加拿大未來也將變成美國的附庸。

同時英國歸還香港,並且讓馬來西亞、緬甸獨立,這讓英國徹底的滾出了東南亞,而整個東南亞,已經變成了中華民國的獨家的後花園。

馬六甲海峽也將被中華民國徹底的掌控,英國將無力威脅中華民國的海運安全。

不久之後,英法美意又與中華民國簽訂了《世界海軍協議》,該協議規定,東方、西方海軍噸位持平,共同保持300萬噸海軍軍艦排水量。

英國不得不簽下這個協議,美國自然也沒辦法了,不籤的話,中華民國大不了和他們進行海軍軍備競賽。

歐洲和美國這個時候,都想要發展一下黃油再說。

畢竟勞動力一旦大量消耗在海軍軍備競賽上,一旦誰先撐不住,誰就要發動戰爭的。而歐洲在經歷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根本就沒有恢復過來,這個時候真心撐不住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競賽。

特別是在輸贏還不好定論的情況下。

而能維持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