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6部分

定是在中華民國的掌控之中的。

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還是比較慢的,因為印度的醫療衛生,以及民生都還不太好,雖然有大量的生育,但是夭折機率比較大。

而此時世界的人口,也就是在23億人左右。中華民國,基本上掌控了一半,加上印度的話,那還超過了50%。

這些人口當中,產值最高的自然也就是中華民國的人口。畢竟中華民國的生產力最先進,同時一場經濟大蕭條過後,又對各個行業的生產進行了調整,砍掉了那些不划算的手工業以及小商店,以及產值太低的小農場、牧場,合併成生產效率更高的中大型農場、牧場。

一番調整過後,中華民國的個人產值就非常高了,絕對是世界第一的水平。

單單是中華民國的人口,就是美國的三倍,德國的十倍。

新的問題也就出現了,如此龐大的人口,以及最龐大的工業規模,如何在戰爭到來時,以最快速度向戰場投送足夠的兵力和物資?

這需要有足夠龐大的運輸體系,以中華民國來說,動員一千萬兵力投入戰場那是非常輕鬆的,就算是動員六千萬兵力都沒有難度。不過根本沒必要動員那麼多的兵力,畢竟那些經濟殖民地還可以動員不少兵力上戰場。

不說多少,經濟殖民地五億人口中,動員個兩千萬總得都是輕輕鬆鬆。而且那些經濟殖民你地的教育有所發展,年輕人都擁有一些文化,訓練後能夠操作各種軍事裝備,並且這些年在中華民國的大力整頓下,各**隊的戰鬥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這個時候需要更龐大的運輸能力,鐵路、公路、高速公路、貨輪,以及運輸機,陸海空三大運輸渠道的建設都在此次全民建設的計劃之中。

第427章 天罰a3戰略轟炸機

西方發達國家是如何發達起來的?

也許這就不得不提及經濟大蕭條之後的大建設了,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發達國家除了對落後國家進行掠奪之外,其組織生產的效率也是最高的。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全民大建設,就是一次對生產力的徹底整合,以及對勞動力的生產進行最合理的分配。

經過一番劫富濟貧,整個國家大部分的人民都變成工人。而且貧富差距縮小後,工人也能安心生產。

大量的工程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建設了起來。

幕後的策劃者,自然也就是財團。一個控制著國家的商業組織,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領域。這個時代能爭霸世界的幾個國家,都是擁有財團的。

美國如此,德國如此。

同時還有個有能力爭霸世界的存在,那就是蘇聯。過去的四年經濟大蕭條中,蘇聯從歐美那裡引進了不少工業裝置和人才。

計劃經濟,自然沒有什麼經濟大蕭條之說,勞動力都是由國家組織去勞動,自然會有飯吃。

被餓得皮包骨頭的美國人,大量跑到了蘇聯。

特別是那些失業的美國工業人才,被蘇聯引進了不少。這四年的發展,讓蘇聯真正有了一個工業基礎。

讓蘇聯十分鬱悶的是,中華民國在過去的四年大蕭條中,是禁止向外出口生產裝置的。同時也禁止工業人才出境,就算是一名普通技工,都不允許。

這樣一來,讓蘇聯在過去的四年經濟大蕭條中,沒辦法從中華民國獲取生產裝置和工業人才。

吸納中國的工業人才,對於蘇聯來說也是很不現實的。

畢竟中華民國的生活保障做的很好,經濟大蕭條中,那些工業人才就算是是失業了,也不會餓肚子。而且因為中華民國的發展,蘇聯不具備文化上的認同感。中國的文化畢竟是世界最高階的,民眾自然過不慣國外的那種低階的文化氣氛,出國後一般都會感覺很孤單,所以中國人才能在國外頑強的保留自己的生活習俗,形成一個個唐人街。

蘇聯的工業發展漸入佳境,讓新上臺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松了口氣。

畢竟中華民國在蘇聯邊上虎視眈眈,讓蘇聯統治者時刻都提心吊膽的。儘管自1921年中蘇戰爭結束後,雙方已經和平了十二年了,並且在邊境上都沒佈置多少兵力,但是蘇聯上下真心已經打怕了。

歐洲各國蘇聯不怕,但是中華民國就不得不讓蘇聯驚懼。

蘇聯自從成立以來,就不斷的在中華民國從事間諜活動,而中華民國境內眾多的俄羅斯女人,也為蘇聯的間諜活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儘管在軍事技術上沒偷到核心的東西,但是蘇聯對於中華民國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