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丟了,可以找回來。古代聖賢也說過,日後中國一旦丟失了傳統文化,也可以取之於四夷。
只要能把丟失的傳統文化找回來,向那些還保留這中古傳統文化的藩國取經也沒什麼。再加上自身的恢復,完全是可以恢復的。
明清兩代,在傳統文化方面確實不怎麼樣。明代太過粗放了,之前南宋則遭到了蒙古大屠殺,傳承下來的已經不太全。清代完全就是在壓制、摧毀,無他,也是因為文化上太過自卑。
一個國家走民族主義,如果是透過膚淺的種族、膚色來拔高,其他民族是不會服氣的。但是在文化上,卻是最容易讓其他民族自卑的。
就算是美國那樣膚淺的文化,經過包裝和文化入侵,一樣也讓後世的很多中國人感到自卑。
為什麼?
因為後世的中國已經丟掉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只保留了一些潛移默化的東西。不過就算是那些潛移默化的東西,也讓中國人在智慧和發展動力上都比周邊的國家要強大得多。例如東南亞那些國家,那裡的土著又懶又笨,到二十一世紀,發展那麼多年還是那麼落後。
就算是蒙古人、滿清野豬皮的大屠殺,也依舊無法消滅中華民族,為什麼?因為文化。就算是失去了大量優秀文化,但是還是有大量文化在頑強的進行傳承,那是深入骨髓,已經無法消滅的。
當那些文明古國都滅亡之後,只有中國依舊頑強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如今北朝鮮、越南依舊在使用漢字,而暹羅、印尼方面,漢字也已經成為了官方吏文,並且開始在社會上佔據主流地位。印尼方面,華人是社會統治階級,在治理上面也開始對土著進行教化。
當然,這種教化,不是要將土著融入中國,只是讓他們接受中國文化而已。這些土著太懶了,只要加強教化,才能讓這些土著勤勞一些。
而在教化方面,還是越南那邊在不斷加強。越南的男人實在太懶,那裡因為物產豐富,所以男人基本上很少做事,畢竟在熱帶,果子到處都是,水稻一年種植兩季很輕鬆,在古代那種水稻產量不是太高的情況下,也可以種植三季稻,現在因為水稻產量提高,則需要拖拉機才能實現三季稻的種植。
也正是因為物產豐富,所以越南男人可以區好幾個老婆,都是讓女人去幹活。而在西藏,因為物產不夠豐富,生產力比較低下,過去的西藏兩兄弟娶一個老婆都很常見。
在越南地區的教化,主要是針對越南男人不夠勤勞的問題。而越南女人,則是非常勤勞的。
暹羅這個國家,則依舊有些爛泥扶不上牆。不過相比印尼土著還算好許多。
之所以爛泥扶不上牆,很多程度上還是因為文化太爛了。中國人為什麼那麼上進,主要也就是因為文化。
當然,在中國,各省情況又有些不一樣。並不是每一個省份的人都那麼上進。就如華北平原和江浙一帶就有明顯區別。
當然,中國曆代並不是像宋代、明清時期那樣發展商業,而是持續的壓制商業,宋代以前交易都是要在市場中進行,不能到處開店,確保了民風的淳樸。
宋代則繼承之前的一些遺風,商業以官營為主,透過大力發展教育,大力進行教化,成功以半壁江山抵抗北方遊牧民族,要知道宋代的半壁江山是在南方,南方只適合發展經濟,打仗方面一塌糊塗,能以半壁江山維持那麼多年確實是不容易了。
宋代發展那麼多年,滅亡並不是因為內部矛盾,而是因為外部入侵,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情況。而在文化上,宋代也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
明代的商業則變成了私營,結果導致商品經濟氾濫,商人、地主階級甚至是操縱和皇帝,國家對商業基本不管不問,最後結果就是滅亡於內部矛盾、財政破產。明代的經濟是垃圾經濟,產鋼量一年十幾萬噸,國家竟然還會財政破產,簡直就是奇葩,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也是因為明太祖是農民出生,經濟意識不強,本來想搞小農經濟,不想宋代留下了大量商業模式已經難以抑制,朝廷不接管那些商業,民資自然就發展起來了,初期儘管壓制了商人,但是到後面商人根本壓不住,地位也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也證明,商人不加以約束,是會亡國的。
如今中華民國,走的自然是經濟路線。但是經濟主力卻是財團,所以對經濟是有所幹涉的,這樣的模式和宋代官營沒有本質區別,民資得到了抑制。
當然,在1921年,因為中聯儲宣佈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後,民資開始迅猛發展,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