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府一群人可謂是冤屈不已,這樣的決定實際上是那些財團做出的,又不是他們要推行的政策。
實際上是美國財團在日本看到了殖民利益,所以才像是咬到了骨頭不願鬆口的惡狗一般,否則美國政府那麼積極的幫助日本做什麼,那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嗎?
所以美國政府實際上為美國財團的決策背了一次黑鍋。
華盛頓之所以搞出了一個孤立主義出來,首先美國人天生就比較個人主義,另外一個原因也就是美國成立的時候,實際上是那些商人在出錢出軍火,華盛頓打仗是不錯,但是在治國上面就有些力不從心,所以華盛頓並未想過要把那些商人甩出美國。這也造成了美國注重商業而不想和其他國家在政治上有太深入的關聯的原因。
這次美國政府的外部戰爭的失敗,也讓那些支援孤立主義的美國人找到了有力的攻擊證據。
在美國民眾對於孤立主義的呼聲高漲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只能宣佈調整外交政策,繼續推行孤立主義,不再插手亞洲局勢的發展。
美國在和中華民國簽訂了《菲律賓獨立協議》後,意味著美國徹底的滾出亞洲了,從此之後,亞洲局勢不論如何發展,美國也管不到了。
同時美國要想從亞洲攫取殖民利益也已經不再現實,甚至就是連對亞洲國家輸出商品的市場都將徹底消亡。
在亞洲的商品市場當中,中華民國成立的亞盟,正在制定一個更加完善的亞盟貿易體系。這個貿易體系一旦成熟,並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這個貿易體系,美國就可以在北美洲玩泥巴去了,也就沒有美國人什麼事情了。
第392章 締結聯盟
菲律賓獨立的訊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的在世界各國傳遞開來,世界各國對於亞洲的劇變,都感到震驚。{首發}
美日聯合艦隊的覆滅,所導致的效應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正在不斷的倒塌。
先是曾經一度要謀取世界大國地位的日本,被中華民國封鎖了海上交通,讓美國在日本的投資損失慘重,並且直接癱瘓了日本的經濟,接著又對日本進行了規模龐大的持續轟炸,讓日本這個國家,幾乎陷入了癱瘓的狀態。誰都明白,日本是完蛋了。就算是日本不投降,從此之後,日本再無崛起的希望。
畢竟日本離中華民國那麼近,中華民國的崛起,能對日本產生持續的壓制。另外日本沒有資源,就算是日後能夠開始發展,也已經是世界末流國家了。
日本完蛋的同時,美國又在亞洲敗退。
來打都沒打起來,美國佬就已經撐不住了,根本不敢和中華民國在亞洲發動戰爭,只能將殖民地菲律賓讓給中華民國。
同樣的,美國還讓出了關島。
這意味著美國徹底的從亞洲被掃蕩出局,從此之後美國在亞洲已經不存在任何的影響力。美國也成為繼法國之後,第二個被掃出亞洲的西方國家。
如今的亞洲,只有兩大國家,一個是中華民國,一個就是英國了。
英國現在的亞洲局勢也非常不妙,只能說用殘存這兩個字來形容英國在亞洲的處境,英國在亞洲,只剩下了一點點世界霸主的餘光。
中華民國對於英國的所謂世界霸主,已經不買賬了。
中華民國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慫英國,英國離亞洲太過遙遠,就算是力量和中華民國差不多,也無法迅速趕到亞洲。
何況,英國只是一個島國,儘管殖民地眾多,但是英國的工業已經落後了,英國的工業體系這個時候還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上,儘管有了一些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工業,但是更新工業體系要錢,英國人現在沒有市場競爭優勢,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工業體系升級當中去,自然競爭不過正在大力進行工業體系升級的美國,同時也競爭不過直接建設第二次工業革命技術工業的中華民國。
在國力上,英國儘管殖民地眾多,但是已經比不上美國和中華民國了,之前唯一存在優勢的就是影響力和軍事力量。
然而在美日聯合艦隊被華東艦隊擊敗後,英國對於中華民國也已經失去了海軍上的軍事優勢。
英國的海軍軍艦很多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出來的,相比華東艦隊的軍艦要低階了一兩個版本。這個時候英國要想保住世界第一海軍的寶座,就必須不斷的投入資金來建設海軍,但是英國現在欠了一屁股的債務。
不過債務問題實際上也不是問題,債權人實際上就是財團,財團的安全是要有軍事來保護的。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