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4部分

國造成威脅,並且漢化程度比較高的藩國,中華民國才會去講道理,不會頻繁的用武力去彈壓。

而像日本那樣,有進行一些漢化,但是又很野蠻的國家,中華民國則同樣要要用野蠻的手段去嚴懲。

美國在這場衝突中的失敗,這個時候只能承受苦果。

如果美國政府當初不摻和到日本的問題中去,如今也不會如此的被動,美國政府這個時候則要為當初的魯莽而埋單。

最後的問題就是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商人在菲律賓的財產問題,以及關島的那些軍事設施,也是雙方要談的。

中華民國的要求是,美國不能動那些公共財產,只允許美國士兵和美國人帶走他們的個人財產。

但是那些公共財產,以及軍事設施,則要留給新組建的菲律賓政府。

“美國武力殖民菲律賓,是不正義的行為。所以美國政府應該為菲律賓人民做出一些補償,因此那些公共財產,以及那些商人所投資的不動產,都應該留給菲律賓人民,而那些個人現金之類的,則是可以隨意帶走的。”

“可是那些商人投資的不動產也屬於個人財產,不應該在被沒收的範圍之內。”

“不,那些商人能夠在菲律賓進行投資,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政府對菲律賓進行了武力殖民,那些不動產也是不義之財,不應該保留。”

雙方爭論了很長時間,最終才達成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允許美國商人出售那些不動產,但是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後一旦還未售出,則由菲律賓政府接管。

這樣的條件,也只能讓那些美國商人挽回略微的損失。因為時間太過緊迫,所以那些資產價格絕對賣不高。

而歐洲商人是絕對不會到菲律賓去投資的。

最後那些美國商人在菲律賓投資的資產,只會讓那些華商撿個便宜。

雙方最後在英屬香港簽訂了《菲律賓獨立協議》。

協議規定,美國退出菲律賓,由中華民國主持菲律賓政府組建,雙方協議生效後三天開始進行交接。

另外規定,美國將關島讓與中華民國,關島上的軍事設施,則以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華民國。

這點錢,相當於是白送一般。畢竟關島上的軍事設施,建設起來的成本就不止50萬美元了,加上其戰略意義,所以這50萬元對美國來說只是一個安慰性質的一筆小錢,勉強來給美國人民做個交代用的。

當然美國政府還是感覺很沒面子,所以在排華法案方面,中華民國要求他們撤銷的時候,美國政府並未做出讓步。

中華民國對此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而是決定也亞洲出臺排美法案,只是美國政府暫時還不知道中華民國要這樣進行還擊。

《菲律賓獨立協議》與1921年11月18日簽訂,協議一經簽訂,中華民國這邊倒沒什麼,老百姓只是感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讓老百姓一經淡定了許多,那些華商已經嗷嗷叫著準備了大筆資金,就等著美國佬滾出菲律賓之後在菲律賓爭搶那些優良資產了。

美國方面則是一片譁然,美國人對於美國政府讓出菲律賓的行為,表示了很大的不滿,但是替罪羊哈定已經下臺了,因此美國人也沒有了發洩的物件。

再則,美國這個時候,海軍已經被打殘了,要想恢復海軍還要幾個年頭,所以這個時候確實也沒有力量去保護亞洲殖民地,所以還是有不少美國人理解美國政府退出菲律賓和中華民國簽訂的協議。

不籤又能怎麼樣,到時候中華民國照樣打過去。

譁然的原因自然很簡單,那就是美國自成立以來,對外戰爭還重來沒有輸過,無論是欺負南美洲的小國家,還是對老牌殖民者西班牙人開戰,還是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以勝利者的身份出現在世界上。

這一次是美國第一次對外戰爭的失敗。

美國人最為不滿的就是美國插手到了中日戰爭的旋渦當中,美國這個時候盛行孤立主義,華盛頓在成立美國的時候說過,除了擴大與他國的貿易,應該儘量與其他國家避開政治上的關聯。

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的全軍覆沒,讓美國人的孤立主義再一次的喧囂塵上,認為美國這次失敗,很大程度上是與他國在政治上產生了過多的關聯,才讓美國在亞洲遭遇了立國以來最為嚴重的失敗。

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美國政府不應該參與到中日爭端當中,並且還是幫日本那樣爛泥扶不上牆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