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沈進文坐在辦公室裡,處理著西北的政務,這是他每年的例行工作。

戰後的西北,呈現出了空前的繁榮。沈進文每日臉上都掛著欣喜的微笑,這場戰爭西北政fu贏了。

戰後的西北政fu,不僅取得了國際地位。而且內部商品市場也走向了空前的繁榮,內部凝聚力更是高得一塌糊塗,內部矛盾則是非常低的。

當然矛盾不可能被徹底消除,在生產力還不夠高的時代,矛盾一旦被徹底的消除,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溫和的矛盾,是推動發展的關鍵因素。而這種溫和矛盾,就是資本家與工人的矛盾。資本家受政策制約,無法肆無忌憚的剝削工人。而財團透過壟斷的方式,又有最先進的生產力,也不需要把工人剝削得太嚴重。財團可以給工人八小時工作制,政fu也可以給工人較為全面的福利。

就在這時,移民局局長進了辦公室。

“移民進展工作如何?”沈進文問道。

“各省的移民緊急招募中,移民工作進展得極為迅速。只要半年時間,我們向西域省的移民規模就可以超過1000萬。”移民局局長拍著胸脯保證道。

“很不錯。”沈進文點頭肯定道,移民局局長不由露出欣喜的表情,對他來說,移民局的工作太簡單了。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大力氣去宣傳,各省老百姓就拖家帶口的往西域省移民。

對於西北政fu來說,移民工作並不困難。政fu只需要建立行政體系,並建立教育體系,以及負責一部分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可以了。

其他的糧食供應、醫療保障、住房問題西北財團會去解決。

按照計劃,西北政fu將在三年內向西域移民2000萬人口,以西域省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平均下來每平方公里只有10個人,這樣的人口密度算小的了。西域省可以輕鬆的容納這些人口。

對於大漢民族來說,西域省無疑擴寬了生存空間。

這次移民主要是從西北行政體系之外的省份招募移民,並不是直接將西北地區八千萬民百姓中移民一部分人過去。主要是因為西北政fu要搶人,西北人越多,市場越繁榮,工業越強大。

北洋政fu及地方軍閥統治下的各省,民眾就算是有錢,也無法保障手裡的錢不被人坑走,也就無法最大程度的拉動製造業。而讓他們到西北政fu的行政地區來,就可以擁有更高的收入,也就能夠具備消費能力,從而拉動製造業。

而西北地區雖然現在有八千萬人口,對生態造成了較大的壓力。但是在二三十年內還是可以支撐的,因此不需要將西北的工業轉移到西域省去,從而使西北民眾移民到西域省。而是直接用其他省的民眾移民到西域省,在西域省再建起更多的工廠。

再則中國各省人口太多,製造業又不發達,造‘成’人口壓力很大。從其他省將人口遷移掉一部分,也能緩解其他各省的人口壓力。

樹挪則死,人挪則活。

移民到西域省的各省民眾根本不需要擔心生存問題,西北政fu及西北集團會給與最充分的保障。

當然西北地區也需要調一部分的技術工等群體過去,還有施工隊什麼的,也必須過去。不過這些人大部分並不是定局在西域省。

2000萬的移民指標完成後,西北地區的人口可以超過1億人,再加上華東地區的上海、浙江、福建的4000萬人口,西北政fu的體系下,將有1。4億的龐大人口。

而此時西北政fu的地盤,已經比北洋政fu實際上、名義上負責行政的地盤還要大了。

本來西北就廣袤,加上漠南、漠北(蒙古)及西域省,地盤自然是比關內各行省及東北三省加起來還要大。

相當於西北政fu掌控了大量的礦產資源,已經比關內及東三省還要多了。人口方面比不上關內,這自然是因為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承受能力不足,本身就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能發展到有1億人口的規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或者說,1億人口已經快要接近極限了。再多的話,西北首先容納不下那麼多的工廠,因為水資源不夠。工廠不夠,就業就成問題。

所以西北政fu才要向華東擴張。

戰時生產中,上海、浙江、福建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大量的基礎設施被建設了起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很多鐵路被修通了。路通了,經濟就隨之可以發展了。

西北的輕工業開始大量向浙江及福建轉移,其中以浙江最多。而西北則保留重工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