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成轄區內工業化的地方政fu,本身工業實力就已不遜色於俄國,加上人口不比俄國少,資源儘管沒有俄國多,但本身這個時代的工業所消耗的資源也不大,所以這差距沒什麼區別。加之後勤補給距離有優勢,西北政fu此時一點也沒有給俄國留面子的意思。沈凝雲回到蘭州,再次在媒體面前宣稱俄國不堪一擊等言論。
這樣自大的言論,即在內部振奮了軍民士氣,同樣也激怒了尼古拉二世。
更讓尼古拉二世怒不可遏的是,西北國防軍悍然將唐努烏梁海的俄國移民驅逐出境,摧毀了俄國在唐努烏梁海地區建立的殖民據點。
接著西北軍沿新疆一路向北,與唐努烏梁海相連,以山脈為屏障,形成了一條佔盡地利的防線。
首先新疆一段,由於山脈存在,也就只有幾個不到三十公里寬的入口,西北國防軍軍只要在這些通道上構築上幾條堅固的防線,只要後面有足夠兵力不斷補充,這裡固若金湯。
再往北,一條山脈將新疆與蒙古分隔開,交通不是很便利。但是從哈密地區可以修一條公路或鐵路到唐努烏梁海地區。唐努烏梁海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而盆地的山脈一直延伸到了貝加爾湖。
相當於西北軍國防軍如果切斷西伯利亞鐵路,就可以利用天然屏障構築一個超長防線,而且貝加爾湖都將成為這道防線的一部分。
再往北,俄國沒有鐵路,氣候又寒冷,就算是從貝加爾湖東北部繞過去,也無法繞過去多少兵力。而且繞行後,還要超越蒙古才能對西北本土地區構成威脅。
天時地利人和方面,西北政fu佔了地利,也佔了人和。
至於天時,如果爆發大戰,對西北政fu來說利大於弊,正好可以讓西北政fu形成龐大軍工業,從而滿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軍火出口。等於說西北政fu順應了天時,但是俄國卻是違背了天時,俄國一旦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旦貿然參戰,後果將會更慘。
天時地利人和都已佔據,就算傷亡幾百萬都問題不大的西北政fu,以有充足的底氣與俄國大戰一場,以謀求更多的外部利益。
西北政fu的態度強硬,也讓英國與法國十分擔憂。此時英法正在積極調停,希望俄國不要繼續進行這場戰爭。
至於蒙古,既然打敗了,那就應該把那塊地方交給西北政fu,沒俄國什麼事了。
尼古拉二世卻是咽不下這口氣,一方面向英法表示願意接受調停,一方面卻向西北政fu獅子大開口,索要高達五億兩白銀的賠款。
調停談判中,俄國表現出來的嘴臉,好似他們才是戰勝方,而西北政fu才是戰敗的。對此西北外交官盧旭斷然拒絕了俄國的賠款要求。
同時西北政fu立即大肆宣揚俄國的無恥,爭取國際輿論的同情,不管同情不同情,起碼理先佔著。儘管西北政fu要挑起這場戰爭,但如果能讓各國覺得是俄國悍然挑起更大規模的戰爭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一來,英法也就沒辦法以此為理由,用出口等方面的軟肋來威脅西北政fu。
沈凝雲回到蘭州後,立即前往飛機制造廠,主持研發新型轟炸機。
此時西北政fu需要一種效能好,價格低廉的轟炸機。蚊式轟炸機成為了首選。
蚊式轟炸機是木構飛機的巔峰之作,是英國二戰時期所使用的轟炸機,效能非常出眾,首先是造價低廉,再則蚊式轟炸機速度快,生存能力強,而且載彈量也不錯。
或者說木構飛機的成就還可以更高,但是金屬飛機的發展,使木構飛機的復興被扼殺了。
此時的西北飛機制造廠在金屬飛機方面的技術已經研究得差不多了,但是西北此時的鋼鐵看似充足,但如果進入大規模的戰爭狀態,鋼鐵就要省著用了。
首先造船業需要不少鋼鐵,不過最為消耗鋼鐵的是汽車製造業。西北汽車生產規模不斷增長,光是貨車的生產規模,此時已經瘋狂擴張到了每年上百萬輛。消耗的鋼鐵是幾百萬噸。
加上鐵路、公路、機械製造等方面所消耗的鋼鐵,已經將鋼鐵產能消耗得差不多了。
儘管現在鋼鐵產量在迅速增長,但是汽車產量也依舊在不斷的增長。西北財團在汽車、農機方面有大量的需求。
在飛機制造業方面,金屬飛機暫時就不大規模生產。而且俄國現在也沒什麼飛機,因此也不需要金屬飛機。而且金屬飛機一開始的效能也比不上蚊式轟炸機,所以還是用蚊式轟炸機更划算。
要造出蚊式轟炸機,發動機技術必須過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