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也可以迅速的重建。就如德國打了一戰,又打了二戰,後來依舊是發達國家一樣。
西北政fu相比德國來說,還有兩個重大優勢。第一,資源豐富。作為一個大國,儘管有些資源較為缺乏,但在當前的工業規模下,那些缺乏的資源還是夠用的,如石油、鐵礦等。另外中國有大量的稀土,高階軍工品不愁沒有原材料。
第二,中國有四億人口,就算是傷亡個幾百萬人,依舊無法對中國造成傷筋動骨的創傷,不似德國那樣,打著打著兵力不夠了,資源又不夠了。
沈凝雲分析了西北的優勢後說道:“另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戰爭的東風,讓西北進入戰時生產,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讓軍工業和基礎設施瘋狂擴充,進入高速的建設時期。相比之下,俄國的管理粗放,而且十分**不得民心,軍工業方面雖然有,但卻被羅斯柴爾德財團所掌控,一打起來俄國就無法收回他們投入的資金。不似我們有本土財團可以在戰後透過商品生產等方式將資金收回。所以俄國在英法不支援的情況下,動員個兩百萬大軍就已是最大的極限了。加上他們如果要進攻西北,後勤補給也比我們要拉得更長。我們就算是動員300萬兵力也是有足夠的能力的。”
“以我們的軍工生產能力來說,確實沒有太大的問題。”趙維書點頭道,“我看可以打,只要打贏了,那日後我們在外交上就簡單得多了。”
“弱國無外交,確實得打。”沈進文也同意道。
“那就打,讓老毛子知道我們的厲害。”張奎發興奮的說道。沈凝雲繼續說道:“只要打贏了俄國,我們就可以向西擴張。西邊的中亞細亞地區有大量的土地和資源,如果能夠收復西域地區,西域首先有很豐富的農業資源,這一塊現在被稱之為突厥地的地方,如果全種上糧食可以養活十億人口。同時還有大量的鐵礦、銅礦、煤礦、石油等資源。如果再往南,我們可以將手伸到波斯去。波斯的石油資源就非常豐富了。如果再把手伸長一些,就能夠染指阿拉伯半島,那裡有世界上儲量最大的石油,現在還未被西方人發現。”
“這些地區的回報率是非常高的,儘管短期內需要很多投入,但是對於整個民族來的長期利益來說,卻是無比巨大的。而且我們需要一個可以移民的地方,關內人口眾多,能移民的地方無非就是東北地區了,但遠遠不夠。因此我們可以不惜代價拿下這裡。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我們這次如果與俄國人繼續打,只需要拿下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就行。向南我們要延伸到波斯邊境,為我們日後染指中東做好準備。”
沈凝雲的分析讓張奎發他們堅定了向西擴張的決心,此時的中國最好的擴張方向就是向西。
向北擴張雖然也可以獲得大量的資源,但是西伯利亞地區太過寒冷,開發起來需要時間,也吸納不了多少移民。而且西伯利亞地區儘管很大,但是俄國在那裡也只是在鐵路沿線有移民,要攻佔那裡的話,只需要沿著鐵路打過去就可以了,相對簡單的同時又涉及到了外東北、庫頁島等敏感地區,容易把日本牽扯進來。
而向西不同,後世的哈薩克,也就是舊唐西域地區儘管冬季也比較寒冷,但情況卻好得多。而且有農業基礎,也可以在那裡發展工業,是最理想的擴張方向,同時那裡也是昔日中國的領土,收復西域是有重大歷史意義的。
第146章 積極的戰爭準備
西域舊地,這個名字還有幾個人知曉?曾經的中國,漢族遍佈西域,但是隨著戰亂與唐代之後各朝對西北寒苦之地的拋棄,這裡的漢族生存空間被不斷的壓縮,大部分死於異族屠殺。
這塊曾經屬於漢族的土地,此時早已成為民族雜居地區。而出了新疆,則基本上全是異族了。
西北政fu將目光瞄向西域,主要是時代的變化,昔日的寒苦之地,變成了資源豐饒的地區。至於地域廣袤難以管理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鐵路與無線電通訊解決了這些問題。
向西擴張,將成為西北政fu主要的對外擴張方向,是重中之重。要想向西擴張,首先就要打敗俄國。
不管是現在的俄國,還是未來的俄國。
蒙古中俄戰爭,西北軍是給了俄國一個教訓,但是二十萬兵力的損失對於俄國來說遠不能傷筋動骨。
只能說是讓這頭毛熊撞了一頭包而已。
西北軍凱旋而歸,但是西北卻未結束戰時生產。只是在大年初一放假了兩天,這兩天的假期是西北軍民最為興奮的一個假期,因為國防軍在蒙古擊敗了俄國。
西北政fu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