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北洋軍的軍力龐大到150萬的規模,各省軍閥也對袁世凱極力表示臣服,乖乖的配合中央稅收。

不過此時中國海關被西北政fu所掌控,每年海關的稅收都用來償還西北政fu的借款了,不過海關稅收在提高關稅後暴增。進出口關稅1913年就達到了2。5億銀元。西北政fu借給北洋的8億銀元利滾利之下,1913年北洋政fu在海關方面只拿到了3000萬元。

北洋政fu治下的關內各省,也因為西北政fu的幫助下,在各領域都迅速規範了起來。

西北政fu與北洋政fu的合作已經非常深入了,從行政、治安到法制、稅收等等方面,北洋政fu都是在西北政fu派出的顧問指導下才迅速建立起來的,甚至是從西北呼叫了一大批的行政人員。

北洋政fu不僅在西北呼叫大量專業的行政人員,還呼叫了大批技術人員,到各省指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技術人員、教師、工程師很多都被北洋政fu聘請到各省工作。

各省經濟由於有了西北的技術支援,正在飛速的爆發出強大的潛力,這是一個四億人口的大國。

每一個人的生產力提升,國家力量就有所提升。

原先歷史上的中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總產值不過400~600億銀元之間,相當於平均下去每個人口的平均產值只有十幾塊銀元,每個月才一塊多銀元,可見勞動力荒廢是多麼嚴重,生產力是多麼低下了。

越落後,在突然有了先進生產力的情況下,發展速度就越快。有了西北的技術和資金支援,各省經濟迅開始進入迅猛發展的階段。

北洋政fu的財政收入迅速增長,也是非常正常的。

當然了,北洋政fu和西北政fu能和平相處,主要還是因為西北政fu是為民族資本服務的,而北洋政fu此時也在為民族資本服務。兩者利益並不衝突,西北政fu雖然只是地方政權,未直接管理關內各省,但是關內有北洋政fu在給西北財團保駕護航,西北財團與關內的地主、商人不斷的進行資產重組,開始形成一個愈發龐大而抱團的中國民族資本。

這個民族資本,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西北財團向關內大規模投資只是剛進入一個開端,此時西北銀行大肆發行貸款,建設基礎設施等等投資,已將資金鍊拉得非常長了。更何況剛和日本打了一仗,因此不能肆無忌憚的在關內各省進行大規模投資。

此時西北財團所等待的,就是即將帶來的歐洲大戰。

只要英法俄協約國與德奧土同同盟國打起來,就會有大量的出口,從而獲得大量的資金,屆時西北財團就可以在全國肆無忌憚的大規模投資。那時候才是全中國經濟爆發式增長的階段,也是改善全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時期。

時間不會太久了,隨著中日戰爭的結束,歐洲這個火藥桶已經進入爆炸的倒計時……

第19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自1910年橡膠股票神話破滅,世界經濟進入大蕭條時期,德國是一個極為依賴外部市場的國家,大量的先進的工商產品都需要靠向外銷售,從而換取足夠的原材料等等。

世界經濟蕭條使德國經濟也面臨崩潰,這個時候德國容克財團又有向外擴張的意向,為了拯救經濟,德國走上了以軍備拉動經濟的路線。英國為了迎接德國對其世界霸權的挑戰,同樣也投入了軍備建設,雙方立即展開了軍備競賽。

四年過去了,協約國、同盟國的軍備競賽已經進入了尾聲。四年,正好是商業貸款到期的時間,而德國的底蘊不經不如英國,說白了就是沒英國錢多,四年的軍備競賽後,財政方面已經有點支撐不住了。

這時候德國,經過四年的準備後,也對贏得戰爭信心滿滿。

於是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開始尋找戰爭導火索。

戰爭導火索這玩意,如果沒有,則是可以製造的。於是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就成為了同盟國的棄子。

奧匈帝國將斐迪南大公派到了薩拉熱窩視察,結果被人一槍給崩了。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franzferdinand,1863——1914)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並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塞爾維亞的一個秘密組織派出了多名殺手,埋伏在薩拉熱窩市內,準備行刺。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夫婦乘坐敞篷汽車進入市區,一個刺客向汽車扔了一個炸彈,但僅僅擦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