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但是,如果把工資提上去,那資料就好看得多了。

而實際上,物價也跟著上漲了。實際上在消耗性商品的購買力上,還是一樣的。比如在每月6元的工資水平,能買300公斤的糧食,在每月收入30元的情況下,依舊是買這麼多的糧食。

控制物價很簡單,既控制朝鮮的商品渠道和進出口,以及農業產出。

商品要進城市進行銷售,渠道上給控制了,透過這個渠道必然漲價。源頭上,如糧食生產,********可以兼併大量土地,從而在源頭上提高糧價。至於進口,別的國家的商品可以不進,就進高價的中國商品。即差別性關稅,********出口的商品低關稅進去,其他國家的商品卻是要高關稅,直接擋在外面。而從中國出口到朝鮮的商品要想享有低關稅,只有財團有批文和資格。

土地兼併不可能兼併所有土地,這時候朝鮮政fu可以調高農業稅,讓種植成本低的糧食在交了農業稅之後,成本就上升了,甚至是可以收到朝鮮地主沒有利潤,不得不向中國資本出賣他們的土地。

有了朝鮮政fu的政策傾斜,要向兼併土地就太簡單了。

而在********,中國民族資本財團顯然不敢這麼做,因為波及面太廣了。朝鮮是外部,自然不用考慮那麼多,使勁壓榨就是了,只要確保大部分普通朝鮮人還支援傀儡政fu,那些少部分的利益群體,宰光都沒問題。

到時候朝鮮人生活依舊只能維持基本生活,但是資料在他們面前一擺,頓時非常自豪,原來朝鮮已經屬於比較富裕的國家了。我們朝鮮老百姓的收入,在世界上已經是排得上號的了。

“提高朝鮮人的收入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他們更夠消費得起工業耐用品。可以增加我們的市場規模,而且這些工業品還是可以回收的。”沈凝雲接著說道。

“是要讓朝鮮人也有能力消費汽車這些耐用品嗎?”孫繹龍困惑的問道,沈凝雲點頭道:“沒錯。”

孫繹龍想了一會,隨即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在工業時代,商品分為消耗類和非消耗類兩種。而對其他國家的殖民,本質上是讓被殖民國家消耗最少的資源,產出最大的利益。

像電器、汽車,實際上並不消耗太多資源。因為這些產品耐用,加上用完了可以回收。而且透過向朝鮮出口這些商品,可以增加********的工業規模。而朝鮮人獲得了這些商品後,生活節奏就變快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而且從表面上看去,朝鮮人非常富足,汽車都遍地跑了。

實際上,日子還是過得很苦逼。在高樓大廈和遍地汽車的表象之下,朝鮮人對消耗型商品的購買能力依舊拮据。

經濟殖民的核心,實際上就是資源。

消耗性的東西,就如糧食,人沒一天都要吃。多吃一點,就需要花更多的資源去生產。

礦產是一種資源,勞動力同樣也是一種資源,土地也是一種資源。如朝鮮人吃多了,那麼就得讓更多的朝鮮人去生產糧食,去為朝鮮人供應糧食。那麼即消耗了一部分土地資源,又消耗了一部分人力資源。

如果把這些資源省下來,為********製造廉價商品。那麼這不就給********創造了殖民利益。

當然糧食這種消耗品可以讓朝鮮人隨便吃,因為糧食的生產較為簡單,特別是有了機械化農業後。但是肉類生產所需的資源就比糧食要多得多了,因此肉類價格絕對要高,讓朝鮮人能買得起汽車,卻吃不起多少豬肉。

實際上這種殖民策略,正是日後美國在日本、韓國所使用的。日本還好,日本積極獲取外部資源,到處囤積土地,大力發展捕撈業之類的,國民在吃肉上還不是那麼困難。韓國就不一樣了,韓國人看上去高樓大廈,電子產品一大堆,汽車滿地跑,排骨竟然是奢侈品。窺一斑可見全豹,其他消耗性商品幾乎都是如此。

而不明白的中國人一看,韓國好發達啊!韓國人收入好高啊!實際上同樣苦逼得很,只是在那種低成本的娛樂方面,確實很發達。所謂低成本,也就是一些電子產品之類的東西。就如電腦,沒錢人也可以透過電腦進行娛樂,上個網的所消耗的資源,也就是一些電力,不到幾毛錢的東西,但卻可以讓**絲們沉迷一整天。

當消耗性物質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日韓也就出現了一些精神娛樂專案。日本的漫畫、援、交、av。韓國的整容、瘋狂造星。這些玩意的成本都很低,漫畫所用的紙張加印刷,一半也就是幾毛錢,可以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