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都允許美國注資,而且允許美國商品進入日本銷售。
英國方面也差不多,不過英國對此沒有美國那麼熱切,英國的殖民地到處都是,現在又不怎麼缺錢。不過日本願意讓英國的商品市場擴大,那自然是符合英國利益的。
日本的識時務,讓英美兩國感覺非常好。兩國與日本迅速簽訂了《東京協議》,協議中規定,日本向美國和英國開放內部市場,允許兩國商品及資本進入,英美兩國資本享有與日本資本相同待遇。
英美則在軍事上予以日本支援,不僅是財力,還有軍事技術方面。
這個協議的簽訂,意味著日本正式淪為歐美的走狗。
美國財團在協議簽訂後,就迅速抽調了5億美元的巨資前往日本投資,而且以投資鋼鐵為主。
同時英美兩國與日本簽訂了協議後,日本馬上就解決了原材料的進口問題。
之所以投資日本,那是因為日本這時候已經欠了一屁股債了。日本就算是能發展起來,也只是淪為為歐美擠奶的奶牛。
而且此時不投資日本,日本很可能就撐不住了。面對西北政fu咄咄逼人的兵鋒,日本已經打窮了,現在只能靠英國的貸款度日。
英國則沒有投資,不過美國財團是羅斯柴爾德財團掌控,美國投資也差不多,而英國此時正在積極備戰,英國資本都開始抽調回國準備戰爭去了。
5億美元的投資,加上美國出技術,日本工業可以迅速發展起來。加上原材料問題解決了,那麼只要日本人民努力勞動,就可以創造出大量的利益。到時候英美吃上一口蛋糕,日本政fu還有一口,如此才能讓日本支撐下去。
西北軍情局特工很快就將日本與英美簽訂《東京協議》的訊息傳了回去,沈凝雲收到訊息後有些吃驚。
不過隨即便無所畏懼了,日本就算是有英美支援又怎麼樣?
只要快速將日本趕出朝鮮和臺灣,日本一個小島國,終究不成氣候。
《東京條約》的簽訂,讓沈凝雲更加鑑定了對日戰爭的決心。立即加快了渡江準備,西北國防年開始向丹東彙集。
日軍收到這一情報,立即將朝鮮六十萬兵力沿江佈防,日夜構築防線,意圖將西北國防軍阻擋在鴨綠江以東。
“日軍動向很明晰,大部分兵力都集結到了鴨綠江一線,後方兵力則較為空虛。”王東昇對沈凝雲說道:“我們的登陸計劃可以正常施行。”
“登陸戰準備好了嗎?”沈凝雲問道。
“準備好了,根據天氣預測專家的預測,6月3日天氣良好,適合展開登陸。”王東昇說道,“我們登陸的地點在日軍後方的定州一線,只要我們將陸軍投送到定州,就立即將日軍的退路堵死。”
沈凝雲看著參謀部遞上來的作戰計劃,仔細的看著每一個細節。登陸戰,不能太過草率。若是如日軍在東港登陸時那樣被擊沉,那就悲劇了。
不過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已覆滅,加之日本沒有空軍,倒是排除還沒登陸就被擊沉的風險。
需要考慮的是,登陸之後會不會被趕下海。
看完整個作戰計劃,沈凝雲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於是在作戰計劃上籤下了名字。
計劃透過!
日軍兵力聚集在鴨綠江一線的同時,調停談判依舊在進行,但是日本對於鴨綠江防線顯然是很有信心,態度依舊強硬。
西北政fu外交官盧旭則向英法美提出,西北政fu要與日本政fu停戰,除非日本願意支付賠款,並歸還臺灣。
日本則強硬的表示無法接受,而英美兩國也極力反對。因為他們剛與日本簽訂《東京協議》,臺灣也屬於他們的投資範圍。如果日本失去了臺灣,他們就將失去一塊商品輸出市場和資本輸出地。
英國表示,賠款可以讓日本考慮,但歸還臺灣是不現實的。此時日本打得負債累累,而且因為海軍主力被殲滅,朝鮮的六十萬日軍在補給上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好在日本請英國商船為日軍運輸補給,華東艦隊顧及外交問題,沒有對英國商船進行攻擊。但是英國商船一旦被華東艦隊發現在向日軍運輸軍火,則當即沒收物資。
對於華東艦隊在朝鮮沿海攔截檢查英國商船的行為,英國政fu進行了多次抗議,但是西北政fu不買賬。
日本如果再打下去,錢倒是有。英國的貸款還是可以支撐一段時間,但是日軍補給卻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日本保住朝鮮的唯一希望,就是將西北國防軍阻擋在鴨綠江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