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那個洋鬼子叫安德森,是個探礦的。挖礦是必須要發展的,以後我們要想自主造槍什麼的,還得挖鐵礦、煤礦、銅礦這些,我們必須組建一個探礦隊,同時也對金礦進行勘探,所以那個洋鬼子可以留下來,僱傭他為我們做事。”沈凝雲建議道。
“洋鬼子願意給我們做事?”張奎發很懷疑的問道。
“外公,那個洋鬼子就是窮鬼,洋人只認錢的,只要我們給他開工錢,他一樣得給我們賣命。只不過,還是能太過信任。另外,讓他給我們做事也有個好處,以後和洋人打交道會方便很多。”沈凝雲解釋道。
“那要給多少錢?”
“他說是三百英鎊一年,相當於是三千兩銀子。不過要價太高,我沒答應他。一會我再去會會他,和他殺殺價。”
“既然這洋鬼子有用,那就留下他吧!三千兩銀子還是出得起的。”張奎發說道。
第020章 相法選兵
1898年,清泉寨民團正式制定下了長遠的擴張戰略,這被日後的歷史學家稱之為‘民族意識的初步覺醒’,以及西北軍閥的初步誕生。
此時的清泉寨民團,已經擁有了自主製造88式步槍的能力,沈凝雲開始把精力放帶研發手榴彈及合成氨方面。
為了能夠有足夠的儲備,張奎發拿出20萬兩銀子,用於購買製造子彈和槍械所需的材料。
這些錢,已經可以購買很多原材料了。如果光是子彈原材料,不需要買硝酸,購買的原材料可以製造超過1000萬發的子彈了。
雖然說武庫儲量只需要50萬發子彈,但是如果按照每個士兵月子彈訓練消耗200發來計算,如果民團擴充到2000人,12個月就得消耗480萬發子彈。
此時民團沒有大炮,要想強化戰鬥力,就必須在槍法上下功夫。槍法如果打得很準,其戰鬥力也是很恐怖的。
郭士銘則帶人制造子彈生產機器,以減少子彈製造的人力投入。
沒幾天,清泉寨就成立了一個‘清泉寨礦產勘探小隊’,安德森掛了個勘探隊副隊長的職務,而沈凝雲只用了每年100英鎊的薪水就把他留下來了。
在談薪水的時候,沈凝雲考了安德森一大堆的專業問題,公式寫了一大堆,結果安德森哪裡懂這些專業理論,這可是這個時代所沒有專業理論。
於是沈凝雲在氣勢上把安德森給壓制了下去,連一個四歲小孩都懂的,他一個成年人竟然不懂,實在太挫了。
接著沈凝雲又分析了一通,什麼留在清泉寨做事,可以教他先進的勘探理論知識,而且他表現好年底還有獎金,另外如果他完成一些特派任務,還有高額抽成。
安德森這傢伙倒是很有眼光,他觀察到清泉寨這是一個有職業化軍人的武裝集團,而且還在清泉寨看到了他們自己的兵工廠,再結合這並非是清廷官方的軍隊,所以馬上就意識到,這支軍隊未來肯定能搶到很多錢。
在英國佬的意識中,軍隊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搶錢。縱觀歐洲歷史,戰爭多是為了利益。
俘虜了敵人,可以收贖金,身份越高贖金越高。
打敗弱小國家,就叫弱小國家賠款。
因此在安德森想來,這個武裝暴力集團,其成立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搶到更多的錢。而他在中國一路行來,所看到的軍隊,完全沒有一點戰鬥力,和清泉寨民團相比,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軍隊,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既然這支武裝暴力集團前途光明,他們顯然也需要一個有他這樣背景的外國僱員,只要把事做好,未來肯定很好的錢途,所以就留了下來。
探礦小隊的隊長,則是由一個四十多歲的找金匠擔任,他和安德森並不在一起勘探,他負責尋找金礦。安德森則負責尋找鐵礦、銅礦、煤礦等等這些礦產。
清泉寨所掌控的金礦則被統一管理,已經派人到文縣去考察了,接下來將對文縣金礦進行擴大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方面的改革。
民團開始向文縣和徽縣發展,趙維書去了徽縣,沈進文則去了文縣,張奎發坐鎮隴南。
練兵模式即徽縣、文縣地區招募到新兵後送到清泉寨來進行訓練,而清泉寨訓練出來計程車兵則送往徽縣和文縣進行剿匪作戰。
等新兵訓練得差不多了,又調往土匪比較多的地區參與剿匪戰鬥,以積累戰鬥經驗。
在選兵方面沈進文是按照《紀效新書》的標準進行選兵,《紀效新書》當中有很詳細的選兵理論,並且有相法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