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問題。

只是在生產技術上,其效率有多高的問題,低階一些的生產方式,消耗的煤炭會比較多。

不過煤炭不是問題,清泉寨現在不缺煤。

硝酸供應只要能夠解決,生產硫酸的原材料到處都有得買的。另外一個就是黃銅的問題,暫時還沒有發現有什麼銅礦可以開採,所以黃銅還得靠外購。

……

這天晚上,清泉寨又開了一個高層會議,首先確定了向文縣發展的方向,民團在文縣擁有很大的市場。

這就給了民團壯大自身的機會。

民團透過確保村鎮安全的模式,讓那些地主鄉紳們出人出錢,不僅能夠擴大民團,而且還能夠減少養兵成本。士兵吃住、軍餉方面的花費基本上都能靠地主鄉紳們來支撐。一個村子的地主養一兩個人還是能養得起的。

訓練的花費,以及撫卹金方面,則是由清泉寨負責。以及裝備費用,也都是清泉寨負責。

“拿下文縣這塊地方,我們民團的兵力起碼能夠擴充到1500人,如果我們同時向徽縣方向發展,兵力起碼可以擴充到2000人。如果我們有了兩千人,就足以與官軍抗衡,到時候割據隴南可謂輕而易舉。官軍拿我們沒辦法,就只能招安了。到時候我們順勢就撫,搖身一變就成民團變成官軍,從此聽宣不聽調,即能拿軍餉,又能在隴南大肆經營,我們就會越來越強。”

張奎發很興奮的說道,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這一年多來,郭士銘在清泉寨大肆宣揚大漢民族主義,同樣也影響到了張奎發和沈進文等人。

沈凝雲還藉著郭士銘的嘴巴,大肆宣揚滿清氣數將盡,時不待我的言論。這也讓張奎發萌發了向外擴張的野心,誰不想裂土封侯,為子孫後代某福廕的?

誰又願意當一個土匪呢!

特別是張奎發和趙維書,更是不服清廷才會落草,沈進文反而是有些猶豫,畢竟傳統文人的忠君思想有點問題,不過隨著民族主義的提出,沈進文也意識到,滿清的君主是不值得效忠的。

“張團長說得不錯,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兵力,以我們當前的訓練水平和裝備,足以稱霸隴南了。不過我建議,我們得加大原材料儲備,並多生產步槍和子彈,若是我們沒有儲備起足夠的子彈,我們的步槍到時候就是燒火棍了。”郭士銘也參加了會議,他聽完張奎發的話後提出了建議。

這個建議,實際上是沈凝雲提出的。

只是有了郭士銘這個馬前卒,沈凝雲也不需要跳出來表現了,還是裝成一般的孩子吧!

“郭主任說得很有道理,那麼我們要儲備多少子彈才合適?”張奎發說道。

“如果以平均10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來計算。如果我們反了滿清,滿清抽調5萬大軍來進剿,那麼最少得儲存50萬發子彈。”沈凝雲這時說話了,“不過我們不用買太多硝酸,我們自己可以合成,只要進購硫酸、黃銅這些材料就可以。”

儲存五十萬發子彈,實際上也不需要多少錢,如果以一兩銀子50發子彈的成本來計算,50萬發子彈也僅需要1萬兩銀子而已。

“另外在財政上,我們可以加大金礦開採,我們隴南就有五六處金礦,全都把這些金礦搶了。文縣那邊,金礦就更多了,而且還有沙金,我們也可以加大開採力度,光是黃金開採,一年的利潤就可以提高到200萬兩白銀以上。”沈凝雲說道。

兩百萬兩!這在金礦開採打中並不是很大的數字。隴南地區確實很多金礦,如其境內的文縣,就有一個儲量超過100噸黃金的陽山金礦,不過沈凝雲只知道叫陽山,並不知道具體位於哪裡。

接下來應該去勘探一下,先從‘陽山’二字找線索,文縣也不大,總能找到這個特大金礦的。

“財政上也不能放鬆,如果我們的兵力擴充到兩千人已上,這攤子一鋪開,財政就越來越重要了。一旦財政崩潰,整個體系就會崩潰掉。”郭士銘點頭說道。

“不過那些金礦都是被城內的那些大宗族把持,而且還和官府勾結,每年要上繳分潤給知州、縣令,我們如果動了這些金礦,說不定會招致官府的反撲。”沈進文分析道。

“爹,這個不用擔心。他們就算是反撲,也不可能調集太多兵力來進剿。到時候我們打回去就是,只要我們不反,滿清就不會關注這樣的地方小衝突。”沈凝雲淡定的說道:“先把這些金礦都吞了,到時候我們財政就非常充盈了。”

張奎發興奮的說道:“不錯,老子有槍還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