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受財團控股,但是這些財團控股的輕工業企業的商品價格確是沒有提高多少,因為這些企業暗地裡都得到了財團的補貼。
很快市場上就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大量民資企業的商品的價格都開始上漲,但卻總是有那麼兩三家企業的商品其價格上漲幅度卻很低,這些商品開始迅速攻佔市場,老百姓自然是認準那些價格低的商品。
而且這些價格低的商品還一個個都是名牌,這些不漲多少的商品的廣告做得依舊兇殘,報紙、街頭、廣播這些廣告平臺上經常能夠看到和聽到這些牌子的廣告。
於是乎,這些牌子即成為檔次,也代表著實惠。
而那些潰敗出市場的民資卻也沒有虧多少,畢竟這些年經濟環境這麼好,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們更是大賺一筆,此時就算是潰敗了市場,但是他們也完成了資本積累。
死的是那些賺了錢沒預料到這個局面,將資本繼續投入生產擴大化的那些老闆,現在一個個都倒了血黴,錢被套在廠房和機器裡抽不出身。
其他的民資老闆則完成了較大的資本積累,從輕工業領域退出來,再還掉銀行貸款之後,他們手上還有不少錢,正尋找著新的投資專案。
沈凝雲倒是沒有對這些民資趕盡殺絕,一些經營管理方面確實不錯,同時懂得更換生產技術的輕工業老闆在這次絞殺中也勉強撐了過來。
這些撐過來的民資老闆則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