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圍困山中的日軍,一方面主力則揮兵臺南,去對付臺南的二十萬日軍。
在山區裡包圍日軍甚至是不需要用十萬人,山區地形複雜,只需要派遣一定兵力將山間的大小通道封鎖就行了,這些通道非常容易封鎖,日軍躲進山中既可以利用地形進行防守,但同時也容易被困死在山中。
退入山區的日軍很快就知道坑的地方了,他們被西北國防軍的大部隊驅趕到了包圍圈中之後不斷的收縮包圍圈,就已經無力迴天了。
臺南的二十萬日軍同樣也做了很多戰爭準備,但是在西北國防軍的強大兵力下,於1918年5月16日開始作戰後,其主力不到三天時間就被西北國防軍殲滅在了臺南。
臺南日軍的防線與臺北日軍一樣,不到兩個小時就被全部攻破,接著就是裝甲師進行穿插包圍,二十萬臺南日軍就這樣被包圍了進去,接著主力迅速被西北軍殲滅。
臺南也宣佈收復。
隨著臺南戰役的結束,基本上整個臺灣都收復了,剩下的也就是在臺灣東北山區負隅頑抗的二十萬日軍,不過也堅持不了多久的。
收復臺灣後,即是收取戰爭紅利的時候了。
西北國防軍很快就在全臺灣接管了日軍的行政系統,和所有日本政fu在臺灣的資產,並且直接將英美在臺灣投資的資產也一併沒收。
而那五百萬日本移民,也被西北國防軍關進了集中營,他們的財產中除了衣服外,其他全被沒收,就連嘴裡的金牙都被硬生生拔了下來。
臺灣的那些日本、美國投資的工廠,還有日本人掌控的土地,全被西北國防軍收到了手上。
接下來的工作比較複雜,那就是統計這些資產,同時在土地上,將土地還給那些被侵佔土地的臺灣百姓,不過提前要證明其土地是被日軍所侵佔。
再然後就是講剩下的資產全部打包賣給中國民族財團,然後中國民族財團再對這些資產進行評估,屬於優良資產的留下由財團旗下各公司收購經營(有些公司股東很多,需要收購制度),不是那麼優良的資產,則賣給民資去經營。
日本在臺灣經營23年,儘管進行了瘋狂的掠奪,但是在基礎設施方面還是留下了比較好的底子,此時全成了西北政fu和中國民族財團的戰爭紅利。
第246章 豐厚的戰爭紅利
此時的臺灣,擁有的鐵路總長達到1500公里,而原歷史上,日軍在戰敗後,給國民黨留下了5000公里的鐵路。哈
日佔時期,臺灣地區的鐵路被修得四通八達。
臺灣只是一個面積不是太大的省份,5000公里的鐵路在二十一世紀自然是很誇張的,因為二十一世紀用不到那麼多鐵路,因為公路已經興起了。
這個時代的公路剛剛開始興起,鐵路在運輸當中還是很重要的,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技術的國家,特別依賴於鐵路,所以德國十萬多公里的鐵路也就可以理解了,而日本在臺灣修建的5000多公里的鐵路在二戰結束後,因為公路的興起,也被拆掉了大部分,後來只剩下一千多公里。
而此時這個時代,很多鐵路也已經開始被公路所取代。
特別是西北工業此時已經能夠製造大量的汽車,所以********的公路體系已經開始大量鋪設。
日本此時留下的1500公里的鐵路,實際上已經足夠臺灣用的了,臺灣接下來並不需要再修建多少鐵路了,只要修建公路就可以了。
臺灣地區的礦產資源並不豐富,豐富的則是生物資源和水力資源。
臺灣的農業比較好發展,不過臺灣比較小,農業也搞不出太大的產值,所以臺灣的農業走向高階化的話,倒是不錯的。但是農業的產值依舊不會很高,臺灣的耕地面積並不是很多,面積上上不去。
臺灣的經濟還是要以工業為主,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並不困難,儘管沒有什麼礦產資源。
但是臺灣有足夠的勞動力,而此時的********不缺工業資源,所以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可以從其他原材料生產地運過來。
另外臺灣的經濟不難發展也在於臺灣地區有龍脈,臺灣中央山脈的形狀上就能看出臺灣地區的地氣是比較充足的,從而形成造山運動。
地氣充足,意味著臺灣地區的百姓比較靈動,臺灣地區會有人才,對於經濟發展方面自然也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經濟發展很多時候還是看人才的,也看當地的民眾是否有上進心。
有些省份的百姓,地氣不是那麼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