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與日本不死不休,一旦到了那個程度的,********有硬拼的資本,但是日本卻只是一個島國,和********正面硬拼就是找死。日本唯有接著英美的力量,才能與********抗衡,這個時候英美還沒抽出手來,日本這個時候和********徹底撕破臉是非常不明智的。

搞得日本政fu一群人鬱悶得很,這次對華外交根本就是無用功,反而讓日本有了諸多的顧慮。

在日本政fu的約束下,在臺日軍只能安分的打常規戰爭。

西北國防軍士氣旺盛,氣勢洶洶的撲向臺北,日軍一路敗退,完全擋不住西北國防軍的攻勢,此時的日軍悲哀的發現,不論他們構築出什麼養的防線,總是被西北國防軍的裝甲師部隊兩下碾爛。

在重型武器方面完全不是對手,而在輕型武器方面更是被完虐,這個時候的日軍只能丟下臺北的一群日本移民,向臺灣東北部山區移動,希望在山裡和西北國防軍周旋。

5月3日,日軍棄守臺北、基隆,隨即宣告被西北國防軍收復,臺北基隆的收復,使得臺灣首府戰役基本上取得了勝利。

撤退到臺灣東北部山區的二十萬日軍,在山裡極度缺乏補給,卻想在山裡和西北國防軍打游擊戰。

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明確的游擊戰定義,但是日軍的想法卻是和游擊戰差不多的。但是日軍對游擊戰還是缺乏研究的。

所謂的游擊戰,是需要依附於人民的。

游擊戰要想長期能搞下去,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即使今天死了一百個人,明天馬上能補充兩百人的有生力量進去。

說白了,游擊戰很多時候也就是拿老百姓當屏障,讓沒有戰爭經驗的老百姓卻和那些經驗豐富的敵人進行作戰,但是也因為不專業,所以游擊戰隊伍很多行為都是不可預測的,反倒是讓人極為頭疼。

對付游擊戰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殺。

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對華使用三光政策,基本上就是被游擊戰鬧的。

只要殺光了游擊戰所依附的人民,搶光老百姓的物資,燒光他們的房子,游擊戰也就組織不起來了。

不過中國太大了,日本根本殺不過來。

而後來中越只間爆發的越南戰爭中,中國解放軍也為了對付越南的游擊戰,直接坑了幾個縣。美軍拿越南沒辦法,不代表中國拿越南沒辦法,如果不是越南有蘇聯頂著,被滅都有可能。

日軍之所以打不了游擊戰,一是日軍沒有老百姓的支援,二是日軍是正規軍,其運動方向和軍示意圖是可以判斷的。

游擊戰因為不夠專業,所以是不可預測的,有時候游擊戰因為不夠專業性,行動起來顯得非常無腦,但有時候卻讓人防不勝防。

日本政fu此時急匆匆的再次要求談判。

此時日本在臺灣基本上是完全敗了,現在唯一的憑仗就是退入山區的日軍還能讓西北國防軍頭疼一陣子。

如果臺南日軍再退入山區,也能讓西北國防軍頭疼好一陣子。

日本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人員損失,將臺灣日軍弄回來。

“日本要談,讓他們馬上讓所有日軍放下武器向我們西北國防軍投降,並賠償日本在23年間在臺灣掠奪給中國和臺灣百姓所造成的一切損失。”沈凝雲這個時候可不像和日本談什麼,誰都知道談是談不出什麼結果來的。

日本還會繼續賠錢嗎?

日本都窮成這樣了,都欠了一屁股債,顯然不可能再賠款了,這個時候要想讓日本付出代價,就是打!

沈凝雲在制定了外交基調後,立即指揮西北國防軍對退入臺灣東北部山區的日軍展開大規模的清繳行動。

戰鬥很快就在臺灣東北部山區爆發了,退入山區的日軍確實給西北國防軍造成不少的麻煩,但是日軍在西北國防軍的飛機大炮,以及大兵團合圍之下,在山區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小,最終被西北國防軍圍死在臺灣東北部山區一個不足3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西北國防軍也不急著打,就是圍著。

急著殲滅這些日軍,必然遭受日軍的困獸之鬥,到時候在地形複雜的山區內必然要付出不少的傷亡。

在山區內,很多重型裝備是發揮不出作用的。

倒是日軍躲在山裡,補給用一點就少一點,只要圍住足夠的時間,餓都能餓死這些小鬼子。

而臺灣大局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下來,沈凝雲也不那麼著急。

因此一邊西北國防軍留下十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