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西北沈氏父子卻將其實現了,儘管只是區域性的,但是規模也已足夠龐大了。

楊度此時來到西北,自然是想展現自己胸中抱負,只是貿然上門並非明智之舉,因此楊度決定在西北多看看,先了解一下西北的大致情況再說。

來到西北,在關中平原上,就能看到許多工廠了。不過到了甘肅後,發現這裡的工廠更多。

而農業方面,也有變化。

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以小麥、玉米為主,而到了甘肅,河西走廊的農業小麥種得不多,倒是種了大量的玉米,還有不少棉花。

在甘肅逗留了一段時間,楊度再度西行,一路到了新疆。

來到新疆後發現新疆工業規模並不大,但是礦業、農業規模卻是很大的,特別是這裡種有大片的棉花。

這裡是西北的棉花產地。

出了新疆,來到西域省之後,卻發現西域的工業規模比甘肅還要龐大,這裡自壬子中俄戰爭收復之後,西北在這裡建設起了大批的工業。

不過西域省的工業多是一些基礎工業,如鍊鋼之類的基礎工業,而高階一些的工業則是軍工業,但是這些軍工業又是以生產普通彈藥為主的軍工廠。

西域規模最大的,莫過於農業和礦業了。

這裡著實富饒,擁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礦產豐富,到處都是在開採的礦山,而西北開礦用的竟然是挖掘機,直接從地面上往下采挖,效率極高。

農業方面,機械化農業種植下的小麥、棉花連綿不斷。

而西域雖然地處中國邊陲之地,離關內較為遙遠,但是西北在西域、新疆、甘肅、陝西一線建設了大量鐵路,而且火車用的不是蒸汽動力,而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並且將柴油機分佈在各節車廂之下,火車最高時速竟然超過每小時120公里。

西域省面積龐大,從巴爾克什湖向西延伸500公里,向南與波斯接壤,這裡有********最大的鋼鐵基地,鋼鐵產量突破上千萬噸,全國五分之二的鋼鐵在這裡被生產出來。

在西域省,楊度根本看不到什麼異族男子,聽移民到當地的百姓說,這些異族在壬子年都被國防軍按照這些異族的習慣,把身高超過車輪的男人殺了個精光,只留下那些異族女子,專門幫人放牧。

在西域省,楊度發現這裡基本沒有什麼農村。

這裡的人基本都是從關內各省移民過來的,來自各省的都有。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漢人此時在這塊土地上紮根了下來。

來到這裡的漢族人,基本生活在城鎮,從事工業、礦業、商業等行業,而在農業方面,則形成了一個個農場和牧場,以及機械化糧食、棉花種植。

這裡的農民非常富足,或者說不能叫農民了,而是農場主和牧場主。而城鎮內的普通工人,每個月收入已經突破了50元。

不過西域省的邊防卻也很緊張,這裡的成年男子,定期都要接受軍事訓練,甚至很多隻有十一二歲的少年,就被大人帶去學習使用槍械。

組織軍事訓練在西域省極為頻繁,這裡的工廠、小區、礦山,幾乎每個星期都得抽出一天來對青壯年進行訓練。

而槍械在西域非常普遍,到處都是靶場。並且工廠和小區都有專門的槍械管理處,有專門人員管理槍械,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馬上將槍械下發給管轄範圍內,可以戰鬥的青壯年,甚至是婦女、兒童。

同時西域省有大批的槍牌下發,獲得槍牌的多是一些退伍士兵和一些被認為不太可能進行社會犯罪的進步工人。

走在西域省的城鎮中,隨處可見那些揹著槍支的人們。

西域省一馬平川,時刻面臨著俄國方面的強烈威脅,在這裡生活的漢族人危機感極為強烈。

在西域省能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氣氛,那就是全民皆兵。

西域省的景象,在中國其他各省是完全見不到的,而這裡也成為了西北在軍事上最具備代表性的一個省份。

在這裡,西北國防軍只有三十萬兵力,這是與俄軍約定的兵力規模。但是透過這種全民皆兵的方式,讓整個西域省就如同一個鋼鐵刺蝟。西域省對此時的西北軍事集團來說太重要了,這裡的鋼鐵,這裡的軍工業,還有這裡的農牧及礦產,都已成為了爭霸天下的重要根基。

此時此刻,楊度才真正明白西北沈氏父子的大策略,那就是如同明太祖朱元璋一般——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儘管時代不同,城牆沒有了,同時糧食也開始逐漸不缺了。但是西北積累的卻是工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