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競爭,加上軍事保護,為西北財團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孵化環境。
而此時的奉系財團和北洋財團則不同,他們要與中國民族資本貼身肉搏。畢竟這同一個國家,什麼貿易壁壘,只能防得了外部列強,而中國民族資本是不在防範名單中的。在貼身肉搏之下,比的就是資本、技術、人才、制度和經驗。
不管在哪個方面,已經成長起來的中國民族財團都要比奉系財團和北洋財團要強大。
最關鍵的是,不管是奉系財團還是北洋財團,都沒有自己的銀行。自中央重組後,個人銀行已經不允許開設了,開設銀行的牌照都不發了,而市面上的銀行牌照,全在中國民族財團手上。
中國民族財團,已經壟斷了********的金融業,並且擁有印刷鈔票的權力。
不管是奉系財團還是北洋財團,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都欠了中國民族財團一屁股債。
不久之後,那些聚攏在北洋軍閥身邊,意圖尋求政治力量的民資組成的北洋財團,就展開了一場豪賭。
北洋財團以他們的資產做抵押,向中聯儲借貸了20億元,然後用這些資金,投入到了重工業的建設中。
他們也要鍊鋼,他們也要造槍炮。
但是這一切都是要有技術的,也是要有裝置的。單單是建設一個軍工廠,依舊不能解決問題,因為軍工廠要有原材料才能開工,如果西北卡死原材料供應,他們的軍工廠也是白搭,如果是普通的炮彈那還好說,但是槍炮用的鋼材可不是一般的鋼材。
北洋集團於是意圖建設他們自己的工業體系。
工業體系的建設,則要向西北購買大量的技術和裝置,北洋集團很快得到了中國民族財團方面的回應,可以賣。
但是價格卻比較高一些,但是北洋財團可不管這麼多了,他們打定主意要建設自己的工業體系,價格貴一點沒關係,只要有。
北洋財團的那些股東們卻是很擔心,如果這場豪賭輸了,他們很多人都得傾家蕩產。徐樹錚馬上給他們編織了一個美好藍圖。
即如果有重工業,北洋的軍事力量將會成倍的增長,到時候像中國民族財團那樣有了軍事的支撐。只要軍事上能與西北軍抗衡,北洋財團就可以從中國民族財團所壟斷的領域中硬生生咬下一塊肥肉。
到時候不管是利潤豐厚的金融業,還是什麼製造業,他們都可以進入。
被徐樹錚這麼一忽悠,這些北洋財團的股東們很快就狂熱起來,跟著支援這種孤注一擲的行為。
北洋財團的組建鬧出這麼大的聲勢,中國民族財團這邊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
孫繹龍很是擔憂的對沈凝雲說道:“北洋集團現在越來越不安分了,以前袁世凱在的時候,雙方是井水不犯河水。現在段祺瑞一上臺,開始把手伸到我們的核心領域來了。”
“這更加意味著我們的發展路線是成功的。我們中國人本來就擅長學習,以前學不到西方人那一套那是因為西方的世界太遙遠,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觸到。但是我們的財團發展起來後,顯然北洋派系已經看到了很多關鍵之處,已經開始學習這種路線了。”沈凝雲笑道,“不過他們現在把手伸進來和我們競爭,也只能是以卵擊石。北洋財團的出現,對我們來說不過是多了一頭豬而已。說到底,最關鍵的還是誰的拳頭更硬。”
這一年西北國防軍軍費高達10億元,是北洋軍事集團的三倍。
三倍的軍費,用的地方主要是機械化改革。西北國防軍已開始進入大規模機械化建設的程序。
不過兵力暫時還是維持在150萬,這樣的兵力暫時夠用了,西北還有完善的預備役制度,戰時可以隨時動員起幾百萬兵力出來。
現在的戰爭拼的是戰爭潛力,北洋軍事集團是無論如何也拼不過西北國防軍的。就算是北洋軍事集團有了自己的軍工業,但是他們的軍工業技術水平沒本法達到西北的高度,而且他們缺乏自主研發能力。
西北卻是有強大的研發能力,軍事技術不斷進步。
沈凝雲現在的策略就是先讓那些豬發展一段時間,等養肥了再把他們一鍋端了。
‘‘‘‘‘‘
自民國成立以來,山西經濟發展迅猛,因為山西有煤礦。山西的煤礦,大量供應南方和西北各省。
閻錫山為首的晉系官僚資本發展迅速,晉商的元氣恢復不少。
此時晉商紛紛向段祺瑞靠攏,閻錫山這個帶頭大哥不得不跟著投了一筆錢到北洋財團,但是閻錫山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