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部分

這樣的盈利空間已經非常有良心了,畢竟錢是必須要賺的,否則怎麼更新裝置?怎麼研發更先進的技術?

西北派系此時在中央,已經是徹底把持財政使用渠道,別人想伸手進來都沒門路。北洋軍事集團之所以能討價還價,主要還是有一支軍隊,但是他們拿到3億的軍費後,就必須守規矩。

如果他們不守規矩,要染指其他的財政使用,那麼西北軍事集團則將跟著掀桌子。

段祺瑞權衡利弊後,知道現在還無法與西北軍事集團抗衡,因此只能屈服。此時的段祺瑞,名義上雖然是袁世凱的衣缽傳人,但是北洋內部派系繁多,他還未能真正掌控整個北洋軍事集團,自然沒辦法和西北軍事集團抗衡。

為了和西北抗衡,段祺瑞正計劃吞併其他北洋派系,只是一時沒有頭緒。

當財政預的盛宴落下帷幕,段祺瑞回去後,徐樹錚對他說道:“我們要想和西北抗衡,就必須拿下馮國璋這一派的部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與西北抗衡。”

“吞掉馮國璋的部隊,和西北抗衡有把握嗎?”段祺瑞皺眉問道。

徐樹錚信心滿滿的說道:“自然有把握,西北儘管看上去軍事強大,但是西北的外敵太多,而且因為他們的地盤太大,所以軍隊部署較為分散。一旦真的打起來,雙方都是150萬大軍,而且軍費又差不多,在裝備上實際上也差不多,西北有機槍,我們同樣也有機槍,西北軍有重炮,我們也有重炮。”

徐樹錚說著話鋒一轉:“不過我們的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我們在軍火上受制於人,我們的軍火幾乎都是從西北那裡採購,一旦打起來,他們斷了我們的軍火供應,我們將極為被動,甚至一敗塗地。”

“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段祺瑞嘆了口氣道。

“我聽聞東北張作霖現在在大力發展工業,我們何不效仿?”徐樹錚侃侃而談道:“西北正是因為有了工業才得以崛起,既然西北肯幫張作霖建重工業,我們同樣可以自己搞重工業,如果西北也能為我們提供技術和人員,我們同樣可以把大型兵工廠建起來。且西北沈定邦想來優柔寡斷,與楚霸王婦人之仁極為神似,只要我們足夠果斷,未嘗不能與西北分庭抗禮。”

徐樹錚的一番分析,讓段祺瑞熱血澎湃,接著感嘆道:“西北對內確實優柔寡斷,但是對外卻是十分果斷,俄國人他們敢打,日本人他們也敢打,這一點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如果北洋軍和西北軍日後能夠合力對外,那也是很好的。”

聽著段祺瑞的想法,徐樹錚心裡不以為然,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雙方總有翻臉的一天,但徐樹錚卻也沒有當面說出來。

段祺瑞顯然是有底線的,但是有底線不意味著不想辦法保住北洋的基業。段祺瑞內心並不願意和西北軍拼個你死我活,讓列強得了便宜,如果釀成大禍,他豈不是成了民族罪人?

為了自保,段祺瑞也決心要發展重工業。

但是沒錢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徐樹錚建議,學西北組建財團,並吸納官紳資本,發展重工業。

段祺瑞豁然開朗,他們沒錢不代表那些官紳沒錢。

此時的中國民族財團儘管大肆擴張,但是民資發展速度也非常快,這些民資可以從銀行拿到貸款,現在基本上投資什麼都賺錢,那些民資的腰包迅速鼓起來了。

這些民資在財團面前就相當於是一群羊,肥了可能被宰,儘管這些民資還未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資本遊戲就是如此,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危機感對於民資來說,基本上就是天生就具備的。

這些民資也想尋求政治力量,段祺瑞有部隊有政治力量,如果能把這些民資的力量整合起來,那麼財力將是非常可觀的。

在徐樹錚的出謀劃策下,一個‘北洋財團’的雛形逐漸構成。

第214章 豪賭 站隊

時間走過1916年,進入1917年,********的春節在喜慶中到來,儘管過去一年政治突變頻繁,不過********卻是又穩定的發展了一年。

而且是快速發展的一年,大量的投資建設起了大量生產力先進的工農業,也建設起了大量基礎設施。

一年中,光是鐵路就修了1。5萬公里,使********的鐵路總長度達到了8萬公里,全國鐵路骨架進一步完善,很多地區的鐵路網已經鋪設好了。

同時西北汽車製造廠一年裡製造了200萬輛貨車,很多還是貨櫃車,集裝箱運輸系統開始在********各省投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