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並不是那麼重要的。
第103章 丁未北京條約
西北政府突然向英國丟擲了蒸汽輪機這個籌碼,一是因為英國也已經開始研究這個技術了,現在不賣就只能賣更高階的技術了,那不符合西北的利益。
再則,德國在此次談判中並未站在西北政府的立場上,德國佬一直都想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辛丑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也是德國率先挑起的。
德國佬既然做了初一,西北政府自然也要做個十五出來。
同時沈凝雲認為接下來有必要與英國佬在西藏中英衝突之後緩和一下關係,西北政府想要抓住第一次世界前及期間的這段發展機遇,英國佬這個世界老大還是存在很大的影響的,如果能緩和一下關係,那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能更好的崛起。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北政府決定向英國出手蒸汽輪機技術。
沈凝雲這一招可謂是摸到了英國佬的尿點,英國佬是以海軍稱霸世界的,十九世紀是海戰的天下,英國憑藉海軍取得世界霸主地位,並攫取全球最大的殖民利益,一切根本都是海軍。
英國佬對海軍技術是極為重視的,而德國此時有意染指海洋利益,已經極大的出動了英國佬的神經,並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北政府的蒸汽輪機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能讓英國擺脫當前技術落後的被動局面,使英國海軍在技術上繼續保持領先。如果再加上英國的財力優勢,海軍確定數量上的優勢,那麼成功戰勝德國海軍將不是任何的問題。
“這方面的合作不是我個人可以決定的,我需要請示一下本土內閣的意見。”薩道義對盧旭表示道,盧旭為此表示理解。
薩道義在結束了私下會談之後,立即向英國本土發去了電報。報告他的重大發現,以及西北政府在艦船動力技術方面的掌握情況。
英國內閣頓時陷入了爭論之中,薩道義的報告讓他們感覺太過匪夷所思了。一些人認為這完全就是愚人節,中國人怎麼可能掌握蒸汽輪機技術。然而另一些人卻認為,這是極有可能的。因為西北政府確實得到了德國的幫助,在鐵路、工業上都得到了幫助,德國人還在青島為西北政府建立了一座大型的造船廠,並還為西北政府培養海軍人才,這一切都證明雙方在海軍技術上存在著合作。
另外,西北政府的陸軍裝備與德國的相同,雙方必然也在陸軍技術上有一定的交換。另外西北政府本身在技術研發上確實有一定的能力,否則中國人也就不會率先造出飛機了,而且率先將飛機運用到了軍事偵查上。
再則,這種東西不是開玩笑的。西北政府有沒有技術,只要接觸一下就會明白的。
“如果中國人真的有先進的船艦動力技術,那麼我們大英帝國應該與其進行一定的合作,或是達成一些在忍受範圍之內的協議和共識。”
西北政府與滿清的談判還在持續,維持一直僵持不下。就在此時,英國政府的態度突然曖昧起來。
英國政府表示,滿清政府應該一定程度上考慮一下西北政府開出的條件,賠償一億兩白銀是很合理的。
對於英國佬突然的變卦,日本大使在會後立即前去拜見英國大使薩道義,結果被告知薩道義正在接待客人,沒時間見他。
日本政府方面自然非常不願意看到西北政府拿到賠款,從而繼續增強西北政府的實力。對於日本來說,最好的局面就是壓制西北政府。如果無法削弱中國,那麼日後日本要向佔領大陸就會出現很大的阻力了。
英國大使薩道義此時正在與西北政府外交官盧旭私下裡繼續商談技術交換協議。
“我們大英帝國已經同意,只要西北政府將蒸汽輪機技術交給英國政府,英國政府可以接受在中國及國際市場上與西北商品進行公平競爭。”薩道義表示道。
“不,不,我們西北政府是出售技術,而不是贈送技術。”盧旭當即表示不贊同這個提議,他爭辯道:“我們中國的本土市場,情理之中是西北商品有資格銷售的。而國際市場,貴國不都是一直提倡自由貿易嗎?而且我們如果要取得內部市場的,根本不需要把這個技術交給貴國,我們有足夠的武力,德國人最終也只能站在我們西北的外交立場。”
薩道義不由有些臉紅,西北政府要求的中國內部市場,儘管對英國的商品輸出構成了利益上的損失,但是西北可以用武力解決,這是西北政府就這一問題所打出的外交底牌。而國際市場,英國並不擔心他們的殖民地市場,因為西北的商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