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秋瑾聽完郭士銘的一番話之後,突然覺得之前的想法太過膚淺,眼光過於狹隘了。

是啊!中國真的只需要一場革命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民族與國家的復興與崛起,是一個長路漫漫的過程。

“但是,只要我們去努力,就一定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因為我們西北已經有了工業體系。不論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我們不應該讓那些年輕的學生去送死,包括秋瑾同志你自己。因為那些年輕學生卻是我們大漢民族崛起的希望與棟樑,他們也許可以成為學者、工程師、發明家,或是實業家、經濟學家等等,最不濟也能成為一個文員。當前我們中國大部分人民都是沒有文化的文盲,這些學生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而革命應該由軍人去完成,我們西北軍人都具備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精神。”郭士銘接著指出當前光復會發動革命的問題。如果是在原定歷史上,沒有這些學生,以及那些會黨所發動的革命,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推翻滿清。但此時西北政府的崛起,已經不太需要那些學生那麼拼命了。

“那我們怎麼辦?只有等待嗎?”秋瑾不解的問,郭士銘繼續回答道:“不是等待,而是奮鬥,到西北來為民族崛起而奮鬥。將那些青年學生投入到工業生產、基礎建設、科研創新等領域當中去,讓我們的民族力量不斷的加強。人類無一些動物的靈巧,也無虎豹熊獅的兇悍。為什麼人類能夠成為生靈的主宰?因為我們懂得運用智慧,我們懂得團結與分工。

同樣的,當前世界的國家與民族,就像是一個殘酷的叢林體系,不是這個民族壓迫或屠殺另一個民族,就是那個民族壓迫或屠殺這個民族。而大漢民族作為一個衰弱得被世界各國欺凌的弱小民族,要想成功的崛起與復興,就必須有明確的分工。就像是一艘戰列艦,它必須有各個部位和各個零件,每個零件各司其職才能使戰列艦戰勝風暴與敵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找到正確的分工,把自己當成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儘管不起眼,卻能不斷的為民族發揮作用。”

一番談話,讓秋瑾徹底的懷疑之前的革命方針。在強烈的迷茫中,這場會面也結束了,秋瑾回到了酒店,靜靜的思索起來。

結果發現她所推崇的流血主義,確實是錯誤的。西北政府才是民族的希望,應該讓那些青年學生,來到西北去發揮他們的才能,為民族的崛起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天,郭士銘又要求秋瑾去參觀西北工業,秋瑾欣然答應,跟著郭士銘參觀了張掖鋼鐵基地。

“這是西北最大的鋼鐵基地,年產鋼鐵已達到了120萬噸,而日本八幡鋼鐵廠,如今的產鋼量還不到20萬噸。光是這一個鋼鐵基地,就比日本多出了六倍的鋼鐵產能。再過三年,西北鋼鐵產量則將暴漲到440萬噸,將與日本徹底拉開差距。到時候日本士兵打一發子彈,我們計程車兵可以打十發子彈。日本炮兵打一發炮彈,我們可以打十發炮彈。加上我們有紀律嚴明的陸軍,打敗日本完全不是問題。”

秋瑾看著那一排排的大煙囪,心裡很是澎湃,但也感覺西北政府的目光非常長遠,所追求的也是真正的民族崛起,並付諸了行動。她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參觀了張掖鋼鐵基地後,秋瑾匆匆告辭了,她再一次返回了江浙地區,回到江浙動員光復會成員前往西北學習。

學習日本已過時了,日本並不值得學習。到西北參觀了之後,秋瑾已經明白,日本強大的外表下,實際上很脆弱。西北政府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強大,但實際上已經擁有了擊敗日本的能力。

這一年,在秋瑾等光復會骨幹的動員下,有近萬名江浙學生前往西北學習,西北政府可謂做了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救出秋瑾的回報率高得嚇人,上萬名學生,對於西北來說絕對是一筆無比可觀的財富。

此時的西北政府極為重視教育,經過西北政府的高薪聘請,西北已經逐步的集中了中國大部分的高階學者。同時還聘請了很多外籍教師,那些外籍教師主要是教數理化方面的。

西北師範學院規模非常大,師資力量一批接一批的培養了出來,使西北的義務教育有了足夠的師資。

西北的教育模式方面成本較高,但西北政府從不吝嗇這方面的投入,此時的中國要想崛起,就絕對離不開教育。

光復會成員因為大量來到西北,與西北炎黃會產生了交流之後,雙方因為觀念非常類似,因此慢慢走向融合。

光復會的理念與廣東革命黨是不同的,光復會認為革命實際上就是改朝換代,可謂是一針見血,直指本質。就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