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淺⒌教鶩妨恕N鞅敝�匾蛭���魘〉鬧�鬥腫擁牡嚼矗�⒄顧俁瓤熗誦磯唷�

很多學生來到西北後還自主創業,更是為西北經濟添磚加瓦。

話說秋瑾被西北軍情局特工救出後,在浙江鄉下躲了幾個月,也斷了尋死的念頭。因為她看到了西北的反清力量,已經滲透到了中國大大小小各個省份。

在鄉下期間,秋瑾一邊聯絡光復會成員,一時間光復會在遭到重創後再次恢復過來。儘管浙皖起義死了一批骨幹,但是大量的成員還是安然無恙的。如陶成章等人,都還沒有被滿清抓到。

然而接下來的中國卻發生了又一次鉅變。

因為滿清抓了西北潛伏進新軍的軍官,西北軍悍然發動了戰爭,在陝西一進攻,新軍紛紛臨陣倒戈,這讓秋瑾再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既然新軍士兵都分得清自己是漢人,那麼滿清的氣數定然不長了。

接下來的發展更是讓人意想不到,西北軍一路北上,以雷霆威勢殲滅了滿清禁衛軍,然後攻入北京城,將滿清政府的達官貴人,宗室成員都抓了起來,一個接一個抄家。

儘管最後在列強的干預下沒有成功推翻滿清,但是卻簽訂了《丁未北京條約》,西北軍割據西北已成定局。

熱血沸騰的秋瑾隨即起身前往西北。

秋瑾坐火車來到甘肅,一路上看到的是顯得與江南截然不同的黃土地,以及平原地帶。平原的農業很繁茂,一路上都是綠油油的麥苗。不過那黃土地就略顯荒涼,但是一路上鐵路兩旁經常能看到許多工廠,這是在沿海任何一個省都看不到的現象。沿海任何一個省份,都沒有這麼多的工廠林立在鐵路兩旁。

西北的工廠規模,甚至是比日本還要多。前往日本留學過的秋瑾對此在心中有了明確的對比。

同時還能不時看到田野中的拖拉機,以及邊上道路上的汽車。

火車上的乘客則是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的是其他省的商人,前往西北考察投資環境的。更多的則是各省的貧苦百姓。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的前往西北,有的則是有把力氣的年輕人和中年人。

秋瑾發現還有很多老百姓是之前來到西北的工人帶來的,這些老百姓都是聽他們說西北餓不死人,掙口飯吃容易才來到西北投奔張奎發大帥的。

火車上,人們聊得最多還是西北的制度。

“我們老百姓到西北去,從此就不再是什麼大清子民了,而是堂堂正正的漢人。張大帥會把我們當親人一般對待。就是乞丐到了西北,都有一口飯吃。到了西北,有力氣的可以去幹活,一個月可是有五塊大洋。有文化的可以去公司和政府部門裡面上班,或是進學校當個老師,那每個月起碼是十塊打底。要是沒有工作,每個月還有救濟糧和救濟金領取,根本不用怕被餓死。”

一名到西北當了兩年工人的小夥子手舞足蹈的說道,所有工人都是一臉的嚮往,對於掙扎在溫飽線上的這些貧苦老百姓們來說,那簡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好日子。

當火車到了蘭州,所有的人都下車了。

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身份證,沒有省份證的一律被安排到一邊。接著第一件事就是剪辮子,自蘭州學生遊行之後,西北已不允許任何男性留辮子了,不管有什麼理由。

一根根的辮子被剪刀咔嚓一聲剪了下來,然後仍進了籮筐裡。

接著是登記戶籍,辦理身份證了。每個人都能拿到一個臨時戶籍,具體落戶到哪裡,可以根據日後的工作或居住地點進行選擇,在西北更改戶籍比較容易,交一筆手續費就行了,手續費也不貴。

在辦理身份證的時候,會詢問是否具備文化。有文化的分成一邊,沒文化分成另一邊。接著就是體檢,看是否有傳染病。有傳染病的立即送醫治療,一律都是免費治療。透過體檢的則拿著澡票到公共澡堂洗澡,如果沒有衣物禦寒,還可以領取一套棉衣棉褲棉襪,還有一雙鞋子。

不過這些衣物,料子雖然很足,但是都是走實用路線,做工比較粗糙,樣式也不是很好看。

接著那些前來西北的文盲群體就被帶去勞動力市場進行工作分配,很多都將重新坐上火車,被分配到其他城市去工作。

就像是一條流水線一樣,一道道的程式下去,這些老西北謀生的老百姓,便被分配到了各個城市進行工作。

而那些知識分子,經過體檢之後,則被直接送到了學校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再教育。這樣的再教育,主要是給他們灌輸民族主義思想,以及教他們一些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