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則不存在這個問題,首先環境上沒那麼多的瘴氣什麼的,再則西北集團調集大量馬車呼叫物資,同時還找來廚師,成立工地食堂,確保工人營養補充。在修建鐵路的趕工過程中,主要靠宣傳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而非是用皮鞭強迫工人。
工地上,一名宣傳人員正在用激昂的語氣對工人們說道:
“同胞們,洋人為什麼富裕,那就是因為他們有鐵路,有了基礎才能更好的發展工業和農業,所以他們富裕。只要我們加把勁把鐵路修起來,我們也能富起來。有了鐵路,我們還能強大起來,強大起來才能不被洋人欺負。”
“對,加把勁,我們把鐵路修起來。”一名工人響應道,那名學生模樣的宣傳人員鼓舞著工人們計程車氣,也加入了鐵路修建,而且幹得相當賣力。這名學生叫潭輝,是從安徽來的學生,來到西北後加入了宣傳隊,平日裡負責下鄉向老百姓宣傳政策,由於宣傳能力出色,他被調到了鐵路工地上調動工人積極性。
“大家使勁幹,只要大家團結一致,比其他幾個建設隊更早完成建設任務,每個人都能拿到獎金。”覃輝又從獎勵方面又鼓舞了一下工人的積極性,只見一名名工人在他的鼓舞下,都自覺的努力幹活。
鐵路工地的施工,從讓我做變成我要做。
鐵路修建在工人們的齊心協力下,施工過程中都非常順利。在爆破方面,西北軍還調來了爆破兵配合德國工程師。
那些德國工程師看著鐵路的修建速度非常驚訝,德國儘管鐵路極多,一個小小的國家竟然有8萬公里的鐵路,可謂是經驗豐富,但是從未見過如此快速的修建速度。
西北集團在後勤保障上也做得極好。
加上甘肅一段的鐵路修建,也有太複雜的路段,鐵路直接從河谷中走,沒太大的工程量,只在一些地方要建設一些橋樑,因此修建速度很快。而那些橋樑則是立即就開始建設了,有德國工程師負責現場指揮,在技術上解決了問題。
不過那些橋樑都被修成了可以承受雙軌鐵路透過的規格,多出的工程由西北集團掏錢,這主要是為了日後修建雙軌鐵路方便。
相比之下,德國人自己負責的海州到寶雞的一段鐵路則不如甘肅一段修得快速。後勤準備比甘肅方面晚了三個多月才動工。
開工後,德國人發現速度不如甘肅一段,工人們幹活沒什麼積極性,於是與西北政府商議,讓西北鐵路公司負責組織施工。
也就是讓西北集團當包工頭,這個自然不是問題。為了提高鐵路修建速度,德國人還要求採購了一些西北出產的物資。
這條鐵路是德國佬出錢修的,因此西北政府從這條鐵路上,能讓工廠和工人賺到不少錢。
詹天佑則修改了寶雞到海州一段的施工計劃,同樣是多段同時動工,以確保鐵路修建速度。
時間不知不覺,便又過了一年,西北工業在這一年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軍工體系陸續建成,冶金體系也逐漸形成,鋼鐵製造體系也正在完善。
儘管這些工業基礎還不是太先進,但是西北工業體系,卻是已經有了一個底子。
1902年,壬寅年。
贖回了光緒的慈禧,在袁世凱的北洋軍保護下,在壬寅年擺駕回宮,反思了一年的慈禧,已決定再次推行新政。
沒有新政,不僅打不過洋人,連西北軍都打不過。
第061章 大肆投資
回到北京的慈禧,首先廢除了大阿哥,滿清朝廷內的那些阻礙改革的派系被打壓了下去,一場新政再次拉開。
不過這次新政,慈禧卻不讓光緒來搞了。
這次新政,也主要是針對西北軍,滿清搞新政,只要也就是三個方面,一個是修鐵路,一個是練新軍,一個是增加商業稅收。
修鐵路,是為了發展經濟。連新軍,是為了能打仗,而鐵路也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增收商業稅,是為了提高財政收入,並認為從商人身上收取,好過從農民身上收取。
滿清這種觀念確實沒有錯,但是執行起來就比較粗暴,不顧市場行情提高商稅,導致清末時期商人營業稅非常高,以至於商人階級渴望推翻滿清政府,因此商業比較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率先爆發了反清起義。
滿清廢去了科舉,又無法建立一個有效的人才選拔渠道,已讓文人離心。再加上加徵商業稅之後,導致商人離心。
商人有錢,文人有文化,都與滿清離心,平時如果能穩定,還不會出什麼問題。問題是,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