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事準備方面,西北政府調撥了兩百萬兩白銀,計劃將青海公路修上一遍,不需要用什麼水泥公路,只要道路能夠平坦,能夠通行就可以了。
同時02師、03師,以及兩個炮兵營被調入青海地區進行高原適應訓練,為進入西藏作戰做好積極準備。
西北軍開始向青海地區運輸作戰物資,建立軍火儲備倉庫。
作為穿越者的沈凝雲知道,英軍的兵力在一萬人左右,包括後勤人員,因此派遣兩個師及兩個炮兵營就足夠了。
這兩個炮兵營一個裝備的是速射炮,一個裝備的是105mm榴彈炮,足夠對付英國人的野炮了。
兩個炮兵營的訓練此時是敞開了炮彈,反正德國佬的貸款支撐著,也就奢侈了一把。
甘肅鐵路幹線的通車,對於西北工業發展來說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西北集團立即上馬了在張掖建設一個年產鋼鐵105萬噸的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四年完成。
即建設日產鋼鐵300噸的平爐,年產鋼鐵可以達到105000噸,這樣的平爐將建設10座,分四年三個階段。
第一年建設3座,第二年建設3座,第三年建設4座,第四年全部建成。即第二年就有30萬噸鋼鐵的產量,第三年有60萬噸鋼鐵產出,第四年有100萬噸鋼鐵產出。
這個鋼鐵基地,投資高達6000萬銀元,計劃投入勞動力60萬人。如此龐大的工程,對於西北來說是沒有足夠勞動力的,因此需要從其他省份招募工人。
玉海鐵路很快就可以全面通車,到時候糧食、工人都不是問題,可以從河南、安徽、蘇北、山東、河北招募大量工人,也可以購買大量的糧食,甚至是從海外進口糧食。
這就是鐵路的好處,有了鐵路就可以揮霍借款了,迅速對工業規模進行擴充,而且建設速度也將因為鐵路的建成而加快,因為後勤供應速度加快了,不再需要用馬車對建設所需的後勤物資進行運輸。
與此同時,鹽池縣的第一口油井終於出油了,不久後鐵路也修通了,鹽池縣的石油用火車運到榆中工業區的煉油廠。
煉油廠雖然是叫煉油廠,但是隻有煉製煤油的能力。煉製煤油也是當前世界煉油廠大部分的單一功能。
能煉煤油便已可稱之為煉油廠了。
至於汽油和柴油的煉油能力大部分煉油廠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就算是有,生產技術也很低階。
沈凝雲的第二個計劃,即是讓煉油廠形成煉製柴油和汽油的能力。
第065章 玉海鐵路通車
1903年,榆中工業區火電廠正式發電,電氣裝置的產出,讓西北具備了電力建設能力,電力開始進入應用階段。
不過當前用電的東西並不是很多。
電氣工業的底子有了,無線電製造廠有了很大的發展,西北產出了03式軍用無線電臺,採用了新的無線電頻率。03式軍用無線電臺訊號更強,體積更小,而且在電力方面使用了電池,也可以手搖充電。
同時還成立了一個電燈製造廠,而且沈凝雲直接選用鎢絲作為電燈製造材料,比當前愛迪生用日本竹子製造的燈泡壽命更長。這個電燈製造廠,還將研發軍用探照燈、訊號燈等專案。
最重大的研究專案,便是電動機床及流水線生產裝置的製造,這都需要電力的支撐,火電廠的出現使得有了應用的基礎。
這方面基本上不需要什麼研究,因為沈凝雲已經根據製造技術的水平,直接話出了製造圖紙。
他畫出的是一套子彈生產線的圖紙,流水線生產的那種。
只要成功的將這套生產線製造出來,那麼西北軍工業在子彈生產成本上將大幅度的降低,也就可以供應更多的子彈用於射擊訓練,同時也有能力培養出的批的狙擊手。大規模的培養狙擊手,除了看天賦,也是用子彈喂出來。
1903年5月,榆中工業區煉油廠成功的煉出了第一批煤油,西北炎黃石油公司正式成立。
炎黃石油公司的煤油提煉技術所用的技術不是那種低階的蒸餾釜,而是可以連續蒸餾的蒸餾塔。
這套蒸餾塔裝置是由機械裝置製造廠按照沈凝雲畫出的圖紙進行製造,每天可以處理100噸原油,一年可以生產出3。6萬噸煤油,這一點的產油能力,恐怕連甘肅省的煤油需求就無法滿足,更別說是向外輸出了。
因此產量必須擴大,機械裝置製造廠正在製造更大型的煤油生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