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後,高階理工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也就將解決。
另外沈凝雲也不可能照顧到所有領域,因此還是需要德國人幫助西北培養人才的。如此之多的留學生派遣出去,也是為了在日後抗衡那些留學日本的群體。
自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中國掀起了東渡日本留學的浪潮,但是很多人只是去日本鍍金的而已,在速成班裡連日語都沒學會,何談學什麼日本所擁有的理工知識。
日本政府就把那些留學生培養成了狂熱而淺薄的革命黨,到處給中國搗亂。就像是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支援俄國革命黨一樣。
很多去國外鍍金的學生,自認為喝了點洋墨水,就尾巴翹起來了,大肆攻擊他們所無法理解的國學。
因此西北政府在派遣留學生前,都是先要讓那些留學德國的學生們明白,什麼是傳統國學,國學與西學不同之處在哪裡,國學有什麼先進性,又有什麼缺陷。這些都要教明白,另外還要灌輸一番民族主義思想,免得出錢培養了他們,他們反而留在國外給洋人打工。
在留學生中,還要選出組長什麼的。
這些組長平時的任務就是看住其他學生,不要讓其他學生放羊了,同時也負責在他們畢業後,把其負責的學生帶回國內,為民族效力。
就派遣留學生一事上,西北政府立即行動了起來。從學生中首批選拔出兩千人,然後進行兩個月的強化教育。
兩個月後即送往德國。
第067章 又坑了俄國佬
往德國送留學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德國有完備的硬體設施,而西北政府所構建的理工教育體系當中雖然有先進的理論知識,但是硬體設施還有待完善。送往德國留學,意味著西北政府可以借德國人的硬體設施來培養自己的人才。同樣還能學到他們的教育制度,這都是具備很大意義的。
這批留學生只要培養出來,中國的命運起碼不會像歷史上那麼暗淡,就算是西北政府最終走向失敗。
就算是失敗了,西北政府起碼為中國留下了一個工業底子,還有人才的底子,最後的結果總不會比原有歷史更差的。
郭士銘接著又與德國商談了一番西藏問題,德國人顯然無法染指西藏的,但是英國人意圖染指西藏。
路易斯上校聽到西北軍意圖入藏抵禦英軍,立即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我們需要更多的錢,修一條道路到西藏。”郭士銘意圖再忽悠一筆貸款,只不過顯然最後沒有得逞。
德國人推脫說已經有一筆5億馬克的貸款了,因此沒有同意增加一筆戰爭貸款。
儘管沒有忽悠成功,但是思路是不錯的,沈凝雲知道了結果之後,決定去忽悠俄國人,也許能夠從俄國人手上弄上一筆錢。
德國只同意派遣軍事顧問團,指導西北軍入藏抗擊英軍。反正能夠給英國下絆子的話,德國人都是很高興的。
只不過西北軍只要求德國派遣一個炮兵顧問團,其他的自己就可以解決了,並不想在軍事指揮上過度依賴德國人。
由於玉海鐵路已經修通,西北政府與西北集團開始大量的從河南、河北、安徽、蘇北、山東地區招募勞動力前往西北。
同時鐵路的建成,使西北集團的商品開始向外輸出。
鐵路迅速為西北的發展帶去了強大的動力,大量的西北工業商品開始向外省輸出,西北集團對外投資開始加大。
食鹽、棉布、煤油、玻璃製品、無煙火藥、炸藥、純鹼、紙張、捲菸、磺胺藥、皮革、鋼鐵製品這些商品都開始向外輸出,鐵路沿線的貨棧頓時熱鬧了起來。
西北的商品以價格低的優勢,迅速的佔領鐵路沿線市場,並透過各商埠向周邊輻射。
而西北集團則購入棉花,特別是這條鐵路正好是從山東、河南、河北交界的三角地帶穿過,那裡又是當前中國主要的商品棉產地,使得西北紡織業擁有了充足的原材料供應。
還有大量的人口開始向西北移民,特別是對於人口很多的河南、河北兩省來說,大量的人口吃不飽飯。
從義和團運動的照片中就能看出,華北地區的老百姓營養狀況很差。顯然是連飽飯都吃不上,普遍都掙扎在飢餓線上。
西北大量招工,移民到西北當工人,就算是失業也有最低生活保障,因此大量的華北百姓拖家帶口的坐上火車,移民到西北去。
火車票西北集團也幫他們出了。
一到西北,馬上下車檢疫,進澡堂洗個澡,然後剪掉辮子,換上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