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熱帶雨林的作戰,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比中華民國西北國防軍更加專業的了。
畢竟這個時代各個國家對叢林作戰都沒有這個概念。
只有西北國防軍率先展開這方面的訓練,並且還有沈凝雲提出的大量叢林作戰的經驗和建設的大方向。其他國家要想趕超是非常困難的。
而各個軍區的特種部隊,在這一時期也陸續建立。
如華北軍區所建立的雪地特種部隊,還有西南軍區建立的叢林特種部隊,還有西域軍區建立的沙漠作戰特種部隊,以及海軍建立的登陸作戰特種部隊。
這些特種部隊提出的時間並不長,沈凝雲之前並非不想組建這些部隊,不過當時條件不適合。
那些特種部隊消耗的資源過大,還不如拿著錢成立一支普通的部隊。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戰爭頻繁的時代,小股的特種部隊並不能在戰爭中起到多達的決定作用。
只有到了和平時期,政治需要的時候,才需要一些特種部隊來執行各種任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西北國防軍的軍費自然也越來越寬裕,所以這個時候西北國防軍和海軍也就有錢組建特種部隊了。
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特種部隊所需的很多裝備也都有能力生產,這個時候組建特種部隊顯然是最好的時機。
“海軍的特種部隊,就叫海豹突擊隊,雪地特種部隊就叫雪豹突擊隊,另外叢林特種部隊就叫猛虎突擊隊吧!”沈凝雲在最高統帥部的軍事會議上隨意的宣佈道,名字基本上都是拍腦子決定的,看哪個名字聽著順耳就用哪個,至於是不是後世一些國家的特種部隊的名字,沈凝雲可不考慮這些,反正這年頭各國又沒有這些部隊。
這麼一拍腦子,各個特種部隊的番號也就確定下來了。
這些特種作戰部隊中,最被重視的無疑是雪豹突擊隊了,這個特種部隊主要的訓練是雪地作戰。
而冬天在俄國地區的作戰,是西北最高統帥部上下最為擔心的問題。
畢竟俄國太冷了,要如何解決嚴寒作戰問題,一直都是頭疼的問題。西北國防軍現在用的辦法無非就是冬天減少作戰,將大規模的作戰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俄國的秋季雨水較多,而冬季太過寒冷。
冬季給士兵裝備雪橇和裘皮軍衣,這種作戰模式,二戰中的蘇聯用過,沈凝雲也就按照思路讓下面去琢磨。
如果可以,可以訓練幾個這樣的乙種師出來。
這一年中華民國除了海軍在加緊建設外,陸軍的擴編基本完成,邊防方面除了中英邊境有所變動之外,軍事上的行動比往年都要少。
中華民國的太平,不代表著其他地方就太平了,著時候的俄國依舊是烈火地獄一般,互相屠殺不斷持續。
在互相的屠殺中,蘇維埃紅軍節節勝利。
蘇聯紅軍手裡的軍事裝備,各國也明顯明白,那是中華民國為蘇維埃提供的。但是也拿中華民國西北政fu沒有任何辦法。
特別是英國,現在被整治得已經沒脾氣了。
只是各國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西北政fu要扶持一個無產階級政fu,或者說是和一個無產階級政fu做交易。
反正英法美已經被噁心得不行了,蘇維埃紅軍現在根本就擋不住,畢竟各國的干涉軍數量不多,只有二十多萬人,在蘇維埃紅軍越來越龐大的部隊面前根本就不夠看,經常被蘇維埃紅軍包圍吃掉。
如此一來,各國干涉軍自然也就靠不住了,這些干涉軍可不想埋葬在冰冷的俄國。
到了1919年7月,蘇維埃紅軍已經推進到了西伯利亞,白俄軍政fu節節敗退,大量的俄國人跑到了中華民國。
而蘇維埃紅軍與西北政fu控制的突厥地已經接壤了,這個時候西北政fu控制的突厥地,延伸到了高加索東北部地區,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也就是後世哈薩克全境。
西北國防軍自然也就加強了邊防,直接在西域省駐紮了200萬的兵力,這個時候的西域省實在是太大了。
西域省可以說是此時中華民國最大的省份,面積將近500萬平方公里。而近期雲南省的面積也暴增,此時的雲南省包括了後世的寮國,以及緬甸五分之二的面積。
兩百萬的龐大兵力集結在西域省,蘇維埃紅軍直接被震住了,根本不敢挑起邊境衝突,蘇維埃紅軍在靠近邊境時都非常謹慎。
雙方接壤了,自然的,交易也就更方便了。
蘇維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