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區了。而且隨著戰線的推進,戰略機場可以往俄國腹地修。
這種中程轟炸機,可以服役很久。被命名為‘天罰b型中程轟炸機’,而還在研製的天罰2型戰略轟炸機,則變成了‘天罰a2型’戰略轟炸機。
天罰b1中程轟炸機很快就定型了,第一批訂單,為200架天罰戰略轟炸機,兩年內交付軍方使用。
第284章 中蘇秘密談判
自中英邊境協議簽訂後,緬甸北部和克什米爾高原都納入了中華民國的版圖,中華民國中央政fu很快就與西北政fu商議邊防之事。
總統馮國璋希望西北國防軍能夠負責該區域邊防,至於北洋軍,段祺瑞明顯不想然兵力太過分散。
畢竟兵力分散到邊境去,一旦發生什麼,那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對此西北政fu也未推諉,而是很乾脆的接下邊防。不過軍費自然是要中央支付的,這一點段祺瑞是控制不了的。
為了在帕米爾高原和之前雲南緬甸方向的新領土,中央政fu只得再撥款3億元的邊防軍費給西北國防軍。
這個時候西北國防軍實際上已經進駐帕米爾高遠和緬甸北部山區。
帕米爾高原上的人種,實際上是東亞人種,而非是印度次大陸人種。印度北部地區,基本上都是東亞人種。
西北國防軍進入帕米爾高原後,對高原上的人口進行登記入戶,很快在這裡就建設起了邊防。
緬甸北部的那些山區全部劃歸中華民民國後,中華民國不僅從緬甸收復了原先丟掉的地區,而且還多要了不少地方。
整個緬甸有五分之二的版圖併入了中華民國。
緬甸北部的土司不少,很多也都是此前明代封過的土司在管理。清代改土歸流,但是緬甸北部山區這一塊的土司卻是沒有被改土歸流。
不過現在既然被納入了中華民國的版圖,這個土司制度繼續存在是不太好的。
所以西北政fu決定將還是把這塊地區的人口都遷移到城市裡去。
畢竟人留在山區,沒多少人均產值。那點農業丟了也就丟了,山地的農業卻是可以開發,但是人數一多,人均產值就被拉低了。
所需的糧食什麼的,人只要到了城市,自然有商品糧運入。
人口一旦到了城市,就成為工人,人均產值可以提高。緬甸北部的山區,能開發的資源也不錯,產業是可以發展的。
畢竟在這裡,有豐富的森林資源。除了將近一半的熱帶雨林要封起來當保護區外,其他的森林可以砍掉搞人造林。
同時這裡可以發展翡翠開採、加工產業。另外,把山區的人口轉移到城市,也好管理。也就不會在山裡鬧事。
遷移的前提是要發展出城鎮,城鎮自然是有的,密支那、東枝如今都變成了中華民國的領土。
現在要做的就是發展這些城鎮,讓人口進一步的集中起來。讓那些山裡的年輕人都到城鎮去工作,等他們適應了城鎮的生活,自然也就不會回到山裡去了。
那些山民實際上很好解決,畢竟中華民國當前走的是提高全民個人產值的路線,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的日子更好過。所以現在那些土司和山裡的老人雖然不想丟掉手裡的土地,但是年輕人只要見到了世面,受到足夠的教育,也就不會在待在收入非常低的山區裡過日子。
緬甸地區大量的山區和谷地歸入中華民國的版圖,也讓中華民國與印度東面有了接壤。
這個年頭還沒有分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接壤的也就是後世的孟加拉國。而在阿富汗地區,則直接與後世的巴基斯坦接壤。
此時在戰略上,中華民國對英國是佔據了絕對的主動了。
西北國防軍既可以從阿富汗方向進攻印度,也可以從緬甸方向進攻印度,其中阿富汗方向的補給最為方便。而緬甸方向,只要路修一下,也非常方便。不過在道路修通之前,與印度接壤的地方是熱帶雨林,氣候惡劣,交通非常不便。
當然為了緩和中英雙方的關係,西北政fu在邊境地區並未駐紮太多的兵力,英國這個時候肯定是不敢冒犯中華民國的邊境的,邊境只需要少量的邊防部隊就可以了。
表面上看上去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西北政fu卻是積極的在修建道路,並在邊境地區設立武庫,囤積作戰物資。要打的話,隨時可以打。
而熱帶雨林的作戰訓練,也在西南軍區持續展開。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