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官員的任免權都拿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漢武帝可能更討厭田,因為田太腐敗,太跋扈,太霸道,太囂張。田和竇嬰不是有過一個廷辯嘛,在東宮辯論,竇嬰就揭發田貪汙腐化,有買官、賣官這些事情。田說,是呀,我田就是一個貪官,我是貪得無厭,我是腐化墮落,我喜歡女人,喜歡狗,喜歡金銀財寶,喜歡好吃的東西,喜歡漂亮衣服,那不就是因為現在天下太平嘛!天下太平我又是皇親國戚,我享受一點怎麼了,我怎麼著了?可是你竇嬰在幹什麼呢?你和灌夫兩個人整天躲在家裡面鬼鬼祟祟地勾結一些地方豪強、江湖好漢,策劃於密室,點火於基層,日議朝政,夜觀星象,一天到晚是不是想著我們聖上怎麼樣了你們好怎麼樣啊?

這句話很厲害,實際上正是這句話打動了漢武帝。他要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就不能容忍地方豪強,他要加強皇帝自己的權力就不能容忍外戚集團的權力和勢力過大。你外戚集團居然和地方豪強勾結起來,那就非打擊不可了。所以儘管漢武帝從內心深處更討厭田,但他更不能容忍竇嬰和灌夫這樣的“勾結”。我認為這才是灌夫和竇嬰之死的真正原因。當然,這場鬥爭的最後結果是漢武帝漁翁得利,竇氏集團和田氏集團都垮掉了。

彪炳史冊(1)

韓信作為一代名將,彪炳史冊:公元前204年他用背水一戰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二十萬趙軍。公元前202年,他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韓信在功成名就之後卻未能壽終正寢——在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於長樂宮鍾室。難道韓信之死真的是應了那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韓信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起漢代風雲人物,不能不說到韓信,因為韓信在西漢初年至少有兩個“第一”。第一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功臣,當時就有人這樣評價韓信:“功高無二,略無世出”。什麼叫略無世出呢?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韓信了,他的功勞也沒有人可以跟他媲美了。第二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個被殺的功臣,西漢還有一些其他被殺的功臣,但韓信是第一個。

韓信之死,是西漢第一大案,也是一個名案和疑案,它被看做是開國皇帝誅殺功臣的典型,使我們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成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個話韓信曾經說過,但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韓信。是誰呢?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

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叫做“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公元前497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屈辱求全,向吳王求降,去吳國給吳王夫差做奴僕,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於三年後被釋放回國。勾踐回國以後,為了不忘國恥,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嚐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那時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報仇雪恨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一個是大夫文種。越國滅掉吳國以後,范蠡大夫就對文種大夫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出處。這裡的走狗說的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這個名詞就是從這兒出來的。

范蠡大夫後來就真的走了。他幹嗎去了?下海經商。據說他還攜帶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不久范蠡就成了一個大富翁,號稱“陶朱公”。

文種大夫卻不肯走,他說,你看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現在是摘桃子的時候了,我幹嗎要走啊?結果越王勾踐送給他一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勾踐說,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殺人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辦法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地方用啊,是不是你去先王那裡試一試呢?文種一聽就明白了,自殺了。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來歷。

楚漢之爭結束後,功高震主的韓信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了韓信的兵權;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但劉邦此時並沒有殺掉韓信,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那麼韓信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被殺的呢?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韓信被殺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在漢十一年,就是劉邦當了漢王的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