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部分

,奇蹟發生了。

那原本根本看不出畫了什麼的畫作上,因為這些水的關係,突然變了樣子,花鳥蟲魚,竹林深山,湖面上泛著小舟的吹簫人,還有那九天之上與吹簫人相視而笑的仙女。這竟是一副如此美麗的圖畫,可誰能想到,之前卻只是那墨黑黑的一片,根本看不出模樣。

聽到下頭的驚疑聲,石司徒心中頗有些得意。為了能夠練好這幅畫,絲竹可沒少下功夫。他練舞時有多辛苦,絲竹所付出的努力絲毫不遑多讓。

而那些被他灑在畫上的水,其實是一種植物的汁液與泉水兌成的,它能夠讓墨色暈開,加重畫作的立體感。方笑語也是前世見有人用過,所以才想起了這一出。

而百姓的驚訝還不會完結。此時高臺之上,絲竹依舊用兩條綢布換了方向,又在另外兩面鼓面上書寫。一面鼓寫著承天之幸,另一面鼓寫著國泰民安。最後一筆落下,皇帝竟是帶頭叫了好。

方笑語的這次舞蹈,他雖知道些內幕,卻也未見過全貌。只知道需要大鼓,需要鐵鏈毛筆,最後在鼓面上吟詩作畫,卻也僅此而已。他萬萬沒有想到,方笑語會給他呈現出了一出這樣令人難忘的震撼之舞。

絲竹筆畫剛落,便開始繞著石司徒轉圈,腳下的舞步輕盈的如同在天上飄著的白雲,陽剛的美與柔和的美完美的融合為一體。

石司徒的目光柔和,仿若看著的是人間至寶。他一手攬過絲竹的腰,另一隻手揮舞著巨大的鎖鏈,用上頭綁著的毛筆蘸下了墨,隨後在剩下的那一面空白的大鼓上,寫下了剛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天佑大承!

隨即,他腳下的鼓點停止不動,而方笑語手中的琵琶又重新換回了古琴,似是接著石司徒與絲竹的鼓點,奏響了新的樂音。

琴聲舒緩而悠揚,仿若是流水聲。而石司徒就這麼攬著絲竹的腰,一把甩開鐵鏈,帶著絲竹飄然遠去,留下了一片錯愕的百姓。

方笑語險些沒忍住笑。

石司徒的功夫實在是不怎麼樣,要他飛身而起還帶著絲竹這麼個大活人,他已經很努力了但可惜就是做不到。所以最後,看似是他帶著絲竹飄然遠去,但那不過是假象罷了,事實上其實是絲竹運用輕功帶著他飄然遠去才對。

不過,這兩人倒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百姓們很茫然啊。

這就走了?去哪了?迴天上了嗎?

一大早被吵起來,看了一支震撼人心的仙舞,聽了好幾首震撼人心的仙樂。然後呢?他們連舞者的身份都不知道,他們這就走了?

但是,這樣的茫然也就持續了一小會兒而已,當他們看到了鼓面上正對著他們的那四個大字………天佑大承。不知為何,他們突然就生出了一種濃濃的自豪感。

身為大承人的自豪。被天地眷顧的自豪。有幸聆聽仙樂觀賞仙舞的自豪。

那些大裕大周的,他們可有這個榮幸?

此時的百姓們一點也不懷疑這樂曲和舞都是來自仙界,他們有的人已經快要在這片土地生活過近百年了,何曾看到過這樣的舞蹈?

原來舞還可以這麼跳!原來舞並非是低賤的東西,只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低賤的人在跳,所以他們才對此有所誤解。

這舞來自天上,是神仙們常看的舞。既然神仙都在跳,自然就不是什麼低賤的東西。

石將軍還愣愣的看著上頭那‘天佑大承’四個字。他有些不敢置信,這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寫的?還是用那麼一條粗大的鐵鏈拴著毛筆寫的?竟是這般筆走龍蛇氣勢恢宏!

自己兒子是個什麼貨色他再清楚不過,之前沒被他氣死就算是不錯了,何況他那個兒子一直以來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尤其在作畫寫字的事情上沒有絲毫的才能。如今竟能寫出這樣好看的字兒來?什麼時候練的?誰教的?難道是方笑語?

可是可能嗎?這字型自成一格,他自問從未曾見過,不客氣的說,這字已經有了大家風範。

方笑語才多大的年紀?不僅僅能夠書畫自成一體,竟還能在短短時間內將他兒子這棵朽木給磨成珍珠不成?

其實這就是石將軍對石司徒有點太吹毛求疵了。其實石司徒的字並不算難看,只是沒有什麼特點而已。

石將軍是武將,喜歡大開大合的東西,就是寫字,那也是龍飛鳳舞,大氣的很,可偏偏石司徒對這些一點興趣也沒有,一心琢磨什麼跳舞之事,就連寫個字做個畫,那字跡都偏婉約。

說白了點,那字跡有些像是女子書寫。

不過,石司徒卻並不娘。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