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李贄的意見。
紀貴妃眼中閃過一絲陰蠡,她知道這樣一來,江南就會有多年的紛亂,黎民受苦,但是她沒有阻止,因為她知道李援已經決定了,她再次認定,門主的決定是對的,雍王雖然雄才大略,但是比較起來,平庸的李安更加適合作大雍之主。
看李援已經同意,李贄提出了詳細的計劃,根據情報,現在南楚的軍力分散,因為和大雍作戰,南楚加強了在蜀中的防禦,避免大雍突破蜀中,順江而下,而襄陽兩次收到攻擊,兵員損失慘重,為了補充兵員幾乎南楚兵部幾乎捉襟見肘,還有漫長的長江防線,可以說南楚現在是外強中乾的情勢。李贄提出,首先從蜀中、襄陽兩處展開攻擊圍困,讓南楚專心兩處戰事,然後他自帶一支精騎突破長江,進逼建業,按照常理,建業城沒有幾個月是攻不下來的,幾個月的時間,足夠南楚軍斷李贄後路,勤王建業的了,但是現在建業空虛,再利用大雍在建業的內應,李贄有自信可以在數日之內攻陷建業,然後將南楚王族和百官劫掠到大雍,到時南楚群龍無首,何況連都城都被攻破,國主都被俘虜,足可以大大打擊南楚計程車氣,就算他們另外立了國主,也難以再和大雍對抗,然後大雍就可以以趙嘉的名義蕩平江南。這個計劃雖然要在實際上完全統治江南花的時間會多些,而且後患也會多些,但是李援更希望早些讓南楚稱臣,所以還是同意了這個計劃。
李安雖然對軍事不是很精通,但也知道這樣的後患,但是想到如果真讓李贄完全攻佔了南楚,那麼自己的儲位怕是怎麼也保不住了,李顯這次進攻南楚失利,心想這樣一來以後還有挽回掩面的可能,所以兩人都沒有反對,雖然魏國公程殊和撫遠大將軍秦彝都有些不贊同,但是他們也都瞭解其中的奧妙,知道反對也沒有用,就這樣,這麼一個令後世詬病的不符合兵法的攻楚計劃就這樣透過了。除了李贄和石彧之外,沒有人知道李贄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江哲一個人呢。
眾人商議已定,李援嘆息道:“贄兒,這次你攻打建業,必須要保證長樂的安全,一定要把她安全帶回來,為了大雍,她已經犧牲太多,朕對不起她啊。”
李贄微微嘆息,長樂公主是父皇愛女,母親長孫貴妃以賢德著稱,長樂本人端莊溫柔,所以長樂最受父皇寵愛,當初長孫貴妃所生的皇四子李賢為了保護李援而被刺客所殺,皇七子李晉又年幼夭折,所以父皇為了安慰長孫貴妃,答應長樂公主及笈之後可以自己選婿,而長樂公主已經有了心儀之人,父皇也同意為她賜婚,可是因為想要結好南楚,父皇又命令長樂下嫁南楚太子趙嘉,當時長孫貴妃在父皇面前哭訴,大雍和南楚遲早反目,若是長樂嫁了過去,將來如何自處。但是父皇還是下定了決心,長樂公主臨別時那絕望的眼神令李贄至今不能忘懷,雖然他巧妙安排,讓雍女爭【www.2009W.com整。理。制。作】奪趙嘉的寵愛,避免長樂公主和趙嘉有太多的感情牽扯,可是當他知道長樂公主幾乎隱居一般的生活的時候,還是痛惜萬分,尤其是知道長樂公主懷孕之後,幾經考慮毅然打掉孩子的時候,李贄幾乎可以眼見長樂的悲痛絕望,她是明明知道這個孩子如果出生將來會面臨的一切多麼殘酷的,所以才下了這個決心的。
想到這裡,李贄斷然道:“父皇放心,這次兒臣一定會接回皇妹,皇妹為我大雍犧牲良多,兒臣一定會保證她的安全,把皇妹接回來在父皇膝下承歡。”
李援嘆息道:“接回來以後,過一段時間,朕要為長樂另外擇婿,也免得她如此青春年少,就形如守寡。”
眾人一陣猶豫,韋觀開口道:“陛下心意隨好,但是趙嘉若被俘虜來此,短時間內仍需藉助他的名義,公主是南楚王后,若是陛下為公主公然擇婿,南楚臣民必然切齒痛恨大雍。”
李援怒道:“難道讓朕的女兒永遠受苦不成?”
韋觀語塞,在他看來,長樂公主幸福與否並不重要,但是這話他可不敢說。
李安打圓場道:“父皇,韋相說得也是有道理的,不如這樣,我們先為皇妹選好夫婿,讓他們先暗中訂下婚約,等到過幾年,南楚略為平定,趙嘉沒有什麼作用之後,再名正言順的為皇妹完婚。”
李援微微點頭道:“就這樣吧,這件事情先不要傳出去,等到長樂回來之後再說。好了,朕有些累了,你們去吧。”
李安、李贄、李顯、韋觀、程殊、秦彝都起身告辭,紀貴妃扶著李援走出了御書房。眾人也各自離開,李顯沒有和李安一起走,反而故意留到後面,對李贄說道:“二哥,你以為江哲一定會歸順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