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表團返回美國之後,才從國內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團。

由於談判地點在西海岸,所以臺灣代表團直接坐船過去就可以了,按照現在的航速,不過10天的航程而已,所以,臺灣這邊也是能拖就拖,在法國人都乘坐火車離開紐約之後,才坐上了開往舊金山的輪船。

就在代表團離開臺灣,前往舊金山準備和法國人談判的第6天,**防部接到了第一師和第二師聯名發來的電報,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全境的城市都已經被佔領,現在第一師和第二師計程車兵正在以城市為圓心,向鄉村和野外輻shè,清繳還為投降的法**隊和他們的附屬軍隊。不過法國駐印度支那的總督沒有抓到,不過已經確切的知道了這位總督的行蹤。

這位艾伯特。沙羅總督在臺灣海軍進攻海防的時候,就非常明智的選擇了撤退,不過由於他身材太胖,而且年紀偏大,非常不適合進入寮國那個交通不發達而且遍地山林的地區,所以在他的副官的建議下,這位總督只帶著幾名隨從,開著他的2輛轎車,從河內一路向北,朝著中越邊境而去。

而他的副官和法**隊的指揮官,則帶領著法軍主力和附屬軍隊,向寮國撤退,結果,第一師和第二師按照常理,一位法國總督也在這些法軍中,一路追到了寮國境內,並在裡緬甸還有幾十公里的地方,終於包圍了這1000多法軍主力,在經過審問之後,才知道法國總督並沒有跟他們一起撤退。

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主力都在越南的第一山地師派出部隊在越南北部邊境搜尋,也是一無所獲,就在大家都納悶這位總督跑到哪裡去了的時候,內務部的特工從雲南發來電報告之,這位沙羅總督已經在幾天前就穿過了中越邊境,並從昆明搭乘列車,前往上海了。

既然總督跑了,那也就沒轍了,劉芾讓國防部給前方計程車兵們發去了賀電,並且要求他們一邊休整,一邊清繳當地的殘餘勢力,並提醒他們一定要處理好和當地人的關係,能不sāo擾就不sāo擾,多安撫,少殺人。

要說越南、寮國和柬埔寨這3個小國家,自從被法國人佔領了之後,剛開始還是做過不少抗爭的,不過由於雙方差距太大,這些抗爭很快就被撲滅了。

法國人在佔領這3個國家之後,並沒有廢除這3國的皇帝,而是繼續讓他們留任,只不過變成了法國總督的傀儡而已。

法國人廢除了當地的府、縣等行政機構,而是重新劃分成若干個小區,這些小區的負責人全部由法國人擔任,而小區以下的行政單位,則由一部分法國人和一部分當地人擔任,這些當地人都出自一個法國人開辦的幹部速成班。

並且,法國人還在越南設立財務、公務、衛生保健、關稅、農、牧、林、郵電、礦山、地質等10多個部門,並且建立了政務評議會,總督是這些評議會的自然會長和主席,這些部門只有建議權,總督對所有提議都有否決權。

另外,法國人把印度支那劃分為5個區域,在總督的集權統治之下,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各地區採取不同的統治方式。

越南被分為南圻、中圻和北圻3個部分,南圻為法國總督的直轄領地,北圻為半保護地,中圻為保護地,柬埔寨和寮國也是兩個保護地。

法屬印度支那還有一個議會,這個議會的議員由法國人和當地人組成,並由副總督任議長,可以對財政、稅收等問題進行商討,不過不能提出任何有關政治上的提議。

雖然印度支那三國資源豐富,但是由於距宗主國路途遙遠,法國並沒有將它視為像北非阿爾及利亞那樣的移民殖民地,而是視為“開拓殖民地”。在穩固了殖民政權之後,法國人在這裡也建立了很多礦山、工廠,並鼓勵各種經濟活動。

像海防和河內地區,就是法國人建設的工業區,有眾多的工廠和選礦廠;而西貢則是種植區,哪裡有眾多的種植園和橡膠林。而且法國人對越南的交通非常重視,不僅修建了從海防經河內到西貢,貫穿越南南北的鐵路,還大力建設公路網和港口。

不過,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並沒有給當地人民帶來什麼益處,由於法國人設定的稅收非常高,而且土地兼併非常厲害,致使絕大多數的當地人都只能租賃法國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並上交絕大部分產物。

從總督府抄出來的檔案上表明,在1914年,法國就從印度支那,主要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出口了近100萬噸大米和5000噸橡膠,其中大部分運回法國國內,剩餘的運往香港和rì本等地。

總的來說,法國人在印度支那投入了大量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