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劃分消費者的分眾化時代已經到來了
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大約半年時間裡,江南春已經把300臺液晶電視裝入了上海50幢高檔寫字樓的電梯旁。新的媒介,新的表現形式,新的傳播理念,江南春需要一個新的公司去實現這一切。於是,2003年5月,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江南春擔任公司CEO。
從一個傳媒人士的角度,江南春這樣闡述他的分眾理念:
分眾就是區分受眾,分眾傳媒就是要面對一個特定的受眾族群,而這個族群能夠被清晰的描述和定義,這個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領先消費群或重要消費群。
這個理解是非常準確的。由於人群已經出現了分化,對媒體的接觸點也就越來越多元化。江南春注意到有這樣的一個特定族群,他們從來都是有選擇性地接觸自己感興趣的媒介,比如雜誌只看《讀者》,電視只看CCTV…5,報紙只看《經濟日報》,上網主頁是SOHU,聊天只用MSN。多種多樣的媒體搞得廣告商一頭霧水,不知道透過哪種渠道才能有效地捕捉到目標消費群。這時,江南春提出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透過“分眾”的傳媒,讓廣告最精準和有效地擊中目標受眾,從而支援產品實際的銷售成長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廣告浪費。
江南春關注的這一特定族群就是“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族群,他們是城市中消費最活躍、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他們的市場前景是最好的,無數的產品都是為他們設計製造的,但卻缺乏有效的方式傳達到他們那裡。因為這個群體對傳統媒體失去了興趣,他們既不喜歡看電視,也不喜歡看報紙,而且他們能夠一邊程式設計,一邊聽音樂,一邊還和QQ好友聊天,可想而知他們對廣告的免疫力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於是樓宇液晶影片廣告應運而生,它就是專門對在商務寫字樓裡出入的“三高”人群進行“定向打擊”的。由於乘坐電梯前時間和空間的特殊性,這一廣告形式很快以其生動性獲得了受眾的認可,以其強制性獲得了廣告商的青睞。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2章 分眾化浪潮(1)(2)
分眾傳媒對樓宇液晶影片廣告的開發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堅持以中高階寫字樓為主,到2004年底已經從最初的50棟擴張到1300棟,形成了規模優勢。有資料表明,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個主要城市裡,因為這些廣告產品的服務檔次較高,內容也更吸引人,所以人們對商務樓宇液晶影片廣告的接受程度高出傳統電視廣告大約50個百分點。而對廣告商而言,根據CTR(央視調研公司)的調查,在商務樓宇液晶電視上投放廣告的費用與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分眾公司的液晶電視廣告普通受眾的CPM(千人廣告費用)只有傳統媒體的一半,若針對3000元以上收入人群的CPM接觸費用,只有當地電視臺的1/10。隨著分眾傳媒規模的繼續擴大,這一費用還在持續降低,所以江南春在2006年自豪地表示,“未來兩三年內,價格會繼續上漲,每年漲20%~30%也沒問題。因為就算分眾傳媒的廣告價格連漲兩三年,也只是達到(傳統)電視廣告的水準。”
在分眾傳媒接下來的發展中,“分眾”成為了公司核心的指導思想,廣告業務這一無形的宣傳手段,在江南春的策劃下完全可以像有形商品一樣量身定製了。賣場聯播網是為家庭主婦們定製的;時尚人士聯播網是為那些泡在酒吧、會所的俊男靚女們定製的;商旅人士聯播網是為那些常常出差的人定製的;領袖人士聯播網是為那些喜愛“貴族運動”——高爾夫球的人定製的……後來的手機無線廣告媒體、網際網路廣告平臺的定製更為細緻。分眾傳媒就是這樣藉助高科技的力量,把受眾從大群體劃分成不同的小群體,小群體再劃分成個人,而後實施“逐個攻破”的廣告策略。
江南春的成功帶來這樣一個啟示:不僅廣告傳媒產業需要區分其受眾,其他行業也同樣需要。個性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了,沒有哪個受眾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和別人同樣的東西。比如現在最具個性的手機產業,諾基亞給中國消費者設計鍍著金屬外殼的手機,而給日本消費者設計的卻是休閒的揹包型手機。另一大品牌摩托羅拉在全球35個國家進行了3年多的市場調查後,將手機的消費者大致劃分為四種——科技追求型、時間管理型、形象追求型和個人交往型,並針對這四類消費者群體樹起了四面品牌大旗。
即便是傳統的快速消費品行業也在日漸分眾化,僅僅乳製品飲料方面就可以看到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