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程序中的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北京與中國其他城市的最大不同之一,就是在這裡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那是全國都聽得見、看得見的。儘管這個時候的廣廈和樓忠福並不缺乏知名度,但北京眾多的媒體還是非常熱情地給廣廈和樓忠福做了大量“免費廣告”。

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建設報》、《浙江日報》、《重慶日報》和新浪網等數十家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機構,都以大篇幅的文章報道廣廈控股北京二建的新聞、介紹樓忠福和廣廈的成長故事。

廣廈和樓忠福的故事一下子在全中國家喻戶曉,知名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從“邊際效益”的角度看,在廣廈眾多的兼併行動中,這一次無疑是空前絕後的巔峰時刻了。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笑指盧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面對古老而幽深似海的北京城,有點想法的中國人總是難以平靜的。上面這幾句“豪言壯語”,就是“少年心事當拿雲”的青年李鴻章到北京趕考的時候,發出的感慨。

1949年,“三十一年還舊國”的毛澤東帶領共產黨的領導層由河北進京的時候也意味深長地說了句“進京趕考”。

在商言商的樓忠福,不一定有什麼政治抱負,也不是第一次進京,但是在2002年5月11日的這一天,他的心情可能也不會太平靜吧!

大棋局“封頂”:中取武漢 西入秦川

到2004年,國企改制和民營企業購併國有企業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而樓忠福和廣廈集團也已經跨越了兼併戰役的巔峰時刻。

不過2004年3月,盛名之下的樓忠福和廣廈,還是“左牽黃右擎蒼”地發了一把“少年狂”——28日和30日,廣廈兼併的湖北第六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陝西省路橋總公司,先後舉行新公司揭牌儀式。

湖北六建的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中南建七師,1990年正式註冊更名為湖北六建,具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

此次購併中,廣廈出資萬元,佔註冊資本的%;湖北省建築工程總公司出資萬元,佔註冊資本的%;自然人出資18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新公司的名稱由原先的湖北省建築工程總公司第六工程公司更名為廣廈湖北第六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省路橋工程總公司,既是陝西省最大的專業從事公路橋隧施工的國有企業,也是中國不多的著名專業路橋建設企業。陝西路橋成立於1985年,1993年由事業單位改為企業單位,是陝西省交通廳所屬國有大型企業。它先後承建過陝西省內外的西安至三原、西安至臨潼、西安至寶雞、西安至銅川、勉縣至寧強、西安至藍田、榆林至靖邊、西安繞城以及京珠、濟青、漳廈等多條高速公路的建設。

在新陝西路橋集團公司億元的註冊資本中,廣廈建設集團以現金方式出資67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陝西省交通廳出資60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公司經營者則以自然人身份出資3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

這兩起幾乎同時進行的兼併案,雖然沒有商業之外的邊際效益,但在廣廈的建設市場大棋局中還是有“封頂性”的重要意義。武漢是九省通衢,是中國中部重要城市,廣廈在此佈局可以輻射廣闊的華中經濟圈。而西安雖然地處偏遠的西北,但陝西路橋卻是中國路橋建設行業的明星企業,決心要做建設行業“全能冠軍”的廣廈,能將其收歸帳下,自然是猛虎添翼。

至此,樓忠福1995年構想的廣廈建築大棋局基本完成:華東有以杭州為大本營的強大建築艦隊,華北有以北京為中心的北京二建和中地建設,西南有以重慶為中心的廣廈重慶一建,西北有以西安為中心的陝西路橋,華中有以武漢為中心的廣廈湖北六建。

。 想看書來

從天上踏入地產(1)

對改革開放的蓬勃態勢,鄧小平在1987年6月就曾經說過:“農村改革的一個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最大收穫,就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

不過,10年之後,當一代偉人離別我們的時候,這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事情了,中國經濟舞臺上讓人意外的事已經多到讓人不再感覺新鮮。假如曾經喊出“致富光榮”的鄧小平能夠活到2000年之後,那麼面對英國小子胡潤搞出來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和中國地產財富的“造山運動”,那麼鄧小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