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則以他在一線探員和監察員崗位上的出色表現以及主管全域性的紀律檢查工作而在監察部被委以重任。

兩名聯邦調查局官員的差異如此之大是史無前例的。沙利文對所謂“休斯頓計劃”的支援(也可能是匿名參與炮製該計劃)使兩人的爭執白熱化。那項計劃實質上就是一場大範圍的侵權行動。白宮發起的這項計劃動員了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域性及其他情報機構,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手段包括電子偵察、電話監聽、截留郵件和無證入室搜查等,其目的不是維護國家安全,而是尼克松總統的政治前途。

這項非法計劃最終被馬克粉碎,迫使尼克松因為再也無法利用政府情報機構辦事而招集了一個非法的特務組織,即所謂的“水管工處”來繼續他的陰謀。馬克在這場戰役中大獲全勝。這起事件沉重打擊了沙利文並最終迫使他離開了聯邦調查局,可同時也使他更加深入地參加到尼克松的陣營之中。成為尼克松的幫兇後,沙利文不僅協助白宮打擊《華盛頓郵報》,還很可能在後來的水門事件調查中很早就指出郵報的關鍵資訊來源是馬克·費爾特。

1972年5月2日,胡佛突然病逝。在那之前,費爾特就已經成了白宮雷達螢幕上的可疑目標。為了讓聯邦調查局順從於白宮,本該順理成章繼任為局長的費爾特被尼克松棄而不用,反而任命了一個平庸而聽話的官員取而代之,此人名叫L。帕特里克·格雷。許多分析家認為正是這件事激起了費爾特的不滿情緒,並使他扮演起“深喉”的角色,開始對抗尼克松政府。費爾特也承認自己當時很失望,但他還是努力平息了自己的情緒。格雷上任後保留了費爾特作為二號人物的副局長職位,並將大部分事務交給這位長期在局裡工作的專家決定,而他自己則很少去總部辦公室上班,因此被人稱為“三天格雷”。費爾特心滿意足地擔負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水門事件之前,他掌管著聯邦調查局所有的重要案件和重大決策,在他的領導下,聯邦調查局成了一部高效運轉的機器。同時,費爾特還捍衛了聯邦調查局的廉正,頂回了那個有道德問題的政府發出的一連串指令。“獨行俠”掌控著當時的局勢。

序言(5)

費爾特深諳如何在工作中發揮媒體的作用; 這一點在他成為聯邦調查局代理局長後很快就被展現了出來。胡佛死後不到一個月,聯邦調查局就接手了一件大案——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在馬里蘭州勞雷爾市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時遭遇暗殺,並因中彈受傷而癱瘓在床。費爾特預感到這個事件可能會引起一場政治風波,到時政壇的左右兩派都會指責對方為爭取競選優勢而策劃了這場暗殺,以除去這個保守的民主黨對手。於是他將聯邦調查局奮力調查出的結果透露給了《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隨後一個長篇報道出爐了,證明刺殺未遂的亞瑟·布雷默是個無組織的狂熱分子。兩派的互相猜疑被攻破了,費爾特平息了一次潛在的風暴,保衛了聯邦調查局和美國。

水門事件發生數年後,費爾特仍在保衛著聯邦調查局和美國。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水門事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深喉”)引發的對政府權力濫用的大範圍整頓活動已經波及到了聯邦調查局自身。對於費爾特而言,那場運動的頂點是在1976年8月,他獨自出庭為自己的探員作證的時刻。事件起因於聯邦調查局對“地下氣象員組織”的查處,那是一個恐怖組織,在五十個政府機構大樓製造過爆炸,其成員還在美國的敵對國北越和古巴接受過訓練。然而許多聯邦調查局的一線探員被指控在1972和1973年調查該組織成員的親屬和朋友的過程中無證入室搜查。費爾特在華盛頓大陪審團和全國性媒體面前承擔了下令入室搜查的責任,把檢察官的目標轉向自己,從而讓那些一線探員免遭指控。結果費爾特被起訴定罪,他承擔了一切後果是因為他堅信聯邦調查局與外國勢力支援的恐怖組織的鬥爭是正義的。

費爾特在被審判前的幾年裡一直遭受著政府的折磨,在作證的過程中飽受壓力。水門事件發生後,公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被宣洩到了“地下氣象員”一案上,那幾年費爾特隨時可能從一名證人變成此案被告。堅強的費爾特依然沉著而堅決地為聯邦調查局和自己的行為辯護,否認聯邦調查局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有不當之處。他毫不讓步,決不為得到從輕處罰而將責任推向格雷和其他聯邦探員,甚至在當局私下提出給他定不入獄的輕罪以了結這個困擾他的案子時,他都一口回絕。在尼克松以證人的身份為他辯護時,費爾特冷眼相對,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