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雖然比最底層百姓好一些,但對蒙元官吏貪贓枉法,率獸食人的行為也是深惡痛絕。所以大夥很容易就接受了朱重九最後的幾句警告,如果大夥掌權之後反過頭來欺壓良善,早晚就會有重蹈韃子覆轍的那一天!
唯獨無法跟大夥保持一致的依舊是劉伯溫,在一片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他的身影開始搖搖晃晃。今天他是報著以死相諫的心思而來,卻萬萬沒想到,朱重九對“平等”二字,竟然如此執著,竟然早已在內心深處推演得出了一整套的歪理邪說。更令他萬萬沒想到是,朱重九居然還如此能言善辯,總能突出奇招,駁得他理屈詞窮。
然而光是這些還不算可怕,最為可怕的是,朱重九的歪理還能自圓其說,還能與古聖先賢的名言相互印證。如果按照他的說法,劉伯溫發現自己先前的所有擔心,幾乎全都是杞人憂天!平等上應三代,下切時弊,乃為治國料民的第一法門,沒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
眼看著劉基被自己氣成了如此模樣,朱重九心中隱約有些不忍。將雙臂伸開,微微向下壓了壓,然後繼續笑呵呵地解釋道:“諸位先莫叫好,先聽朱某說個明白。朱某提這人人生而平等,是因為朱某不想再被別人騎在自己頭上。不想讓自己的兒孫,再重複朱某當年的苦日子。朱某不能容忍,某些人仗著筋骨強壯,就為所欲為。某些人仗著家中有錢,就橫行鄉里。朱某不能容忍,有些人仗著自己是官,就高高在上,對百姓生殺予奪。朱某亦不能容忍,有些人讀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的命格高貴萬分,無論殺人還是放火皆有情可原。朱某不仇錢,不仇權,不仇官,不仇智。朱某所仇的是,有人憑藉錢、權、官、智,去做人上人,把百姓黎庶皆視為牲畜雜草,肆意欺凌踐踏!”
“好——!”
“大總管說得好!”
“大總管說得對!”
“大總管你真的說道我們心窩子裡去了!”
。。。。。。
大總管府眾官員聞聽,再度爆發出一陣熱烈的喝彩。包括祿鯤、逯鵬和從蒙元俘虜過的張松,都乾笑著頻頻附和。
朱重九的話雖然糙,道理卻一點兒沒錯。有錢不是罪,當官不是罪,身子康健、頭腦機敏更不是罪。有罪的是憑藉錢、權、體、智為非作歹。有罪的是自己稍稍取得一點兒成就,就不拿別人當人看。
“過去,韃子不拿咱們當人,所以咱們要起來造反,要驅逐他們回漠北。而如果今後朱某與大夥兒一道取了江山,卻同樣高高在上,為所欲為,同樣拿百姓不當人看。朱某不知道,朱某和大夥現在造反,還有什麼意義?朱某不知道,那麼多兄弟前仆後繼地慨然赴死,還剩下什麼價值?!”在歡呼聲中,朱重九發現自己的頭腦從沒一刻,如現在這般清醒。
朱大鵬的記憶,朱老蔫的苦難,還有自己起兵以來的種種領悟,在此時,已經徹底融合於一處,難分彼此。“所以,朱某今日與諸君立以平等之約,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朱某所說的人人生而平等,是互敬互愛,彼此把自己當成人看。是遵紀守法,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華夏諸多先賢之遺志,非朱某一人之夢想!”
“若他日此約有成,我華夏必將重新崛起於世界。若他日此約有成,你我之子孫必然永不再為奴隸。若他日此約有成,中原大地將再難聞絕望哀哭之聲。若他日此約有成,你、我、我們的兒孫,無論走到哪裡,都必然可以挺直腰桿兒做人,因為他們父母、他們的兄長從小就沒欺凌過他們,他們的膝蓋,從小就沒有對強權和不義彎曲過!也永遠不會彎曲!”
他的話,再度被一片潮水般的歡呼聲吞沒。
可恨的不是蒙古這個民族,而是他們加諸於漢家百姓身上的那些暴行。
如果漢家百姓在驅逐了蒙古人之後,自己再度奴役起自己,他們的反抗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早晚有一天,忘記了苦難和初衷的反抗者,會被另外一群反抗者推翻。無論當初他們有多大功勞,受過多少擁戴。
這是一個宿命輪迴。許多人都能看得見。卻從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去打破。
這其中許多道理和危機,大夥以前隱隱約約也曾意識到過。但大夥誰也沒有仔細去想,更沒有能力如此直白地表達出來。而朱重九,卻替他們說了,將他們的期盼、恐懼於擔憂,都說得一清二楚。
歡呼聲中,朱重九感覺到自己的眼角溼溼的,有兩行淚不知不覺就淌了滿臉。
他的心腸很軟,見不得自己人流血,更不願意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