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花廳,裡頭頗為涼快。我再讓人沏壺茶來!”朱重九略作猶豫,笑著再度發出邀請。
唐子豪無奈,只好客隨主便。雙方一前一後,緩緩走入演武場旁的休息廳。先分賓主落了座,然後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朱重九是不知道對方的來意,不願開口。唐子豪卻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劉福通交給他的任務是澄清誤會,同時引淮安軍為強援。但這樣做,勢必就會暴露潁州紅巾內部的矛盾已經到了瀕臨爆發的地步。令雙方在整體上的實力對比愈發地傾斜。
“唐大人說有急事要見主公,而主公也曾經說過,唐大人若來,不必講究那麼多繁文縟節。”施耐庵不忍看到雙方冷場,拱了拱手,主動出言做鋪墊。
“唐某有一策,欲獻給大總管!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大總管勿怪!”唐子豪逃無可逃,只要硬著頭皮站起身,大聲說道。
“大光明使不必如此客氣!”朱重九笑著擺手,“咱們之間也是老朋友了,若有見教,朱某高興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挑三揀四?!”
“那。。。。。。”大光明使唐子豪深深吸氣,“那下官就斗膽了。剛才聽聞朱總管欲動刀兵,唐某不才,願給大總管指一處必爭之地。若得此地,帝王基業旦夕可成!”
第二十四章 基業
第二十四章基業
“南下?”朱重九看了唐子豪一眼,眉頭微皺。
“大總管恕罪!”唐子豪趕緊起身拱了下手,低聲解釋,“並非下官有意竊聽軍機,只是大總管和吳將軍剛才打得過於興起,沒發現下官在場。而下官想要躲閃,卻也來不及!”
“無妨!”朱重九擺了擺手,笑著回應。“子豪原本就不算外人。不過子豪怎麼會猜到,我軍即將南下?”
“大總管乃守信之人!”唐子豪再次拱了下手,話語裡,不知不覺間就帶上了幾分感慨,“既然在高郵之約裡跟紅巾諸將說定了,五年之內不得相互攻殺,就肯定不會主動違誓。而淮安軍東面乃是大海,西面除了毛貴將軍、我潁州紅巾之外,只剩下了一個朱重八。所以大總管下一步能攻略的地方,只有黃河以北與長江以南。”
“黃河以北的蒙元朝廷乃百足之蟲!”朱重九接過唐子豪的話頭,幾乎與對方異口同聲。
“而長江之南,自董摶霄死後,何人能擋大總管兵鋒?”唐子豪將聲音陡然提高,唯恐自己的風頭被搶掉一般急切地補充,“所以,下官以為,大總管接下來肯定要揮師江浙。以兩浙之米糧,養淮揚之民。不再坐視自家命根子握在他人之手!”
“這話倒也沒錯!可你剛才所說的帝王之基業又在哪裡?”朱重九深深看了唐子豪幾眼,強壓住心頭驚詫回應。在這之前,他一直將唐子豪當作個神棍,或者合格的宣傳鼓動者來看待。而現在卻霍然發現,此人的見識絕對非同一般。
“在這兒?”唐子豪接下來的表現,愈發讓朱重九刮目相看。只見他用手指沾了一點茶水,迅速於身前的石桌上,勾勒出了一幅極為簡易的地圖。然後指著其中靠近長江的幾處,大聲補充道:“此乃鎮江,早已經被大總管收入囊中。下官就不多囉嗦了。此乃常州,以南以東,如今盡入偽吳王張士誠之手。大總管不願意跟他一般見識,下官也不去做那個惡人。但鎮江之西,集慶、太平、寧國、廣德四路,眼下卻是無主之地。蒙元守將淮西宣慰使康茂才乃鼠目寸光之輩,只知道憑險據守集慶,以防王克柔將軍揮師西犯,卻不顧其身後的太平路。而太平路治所當塗附近,有一道馬江與揚子江江縱橫相交。其交匯處,便是個天然深水良港,萬石巨船可由揚子江長驅直入!”
“你說的可是採石磯?!”沒等他把話說完,朱重九的聲音已經變了調,站起身,衝著吳良謀吩咐,“去,找人把輿圖抬過來,讓唐左使指個清楚!”
他的確在設想派遣軍隊渡江作戰,攻略江浙。但他的先前的戰略構思卻是,先派胡大海的第二軍團過江,把王克柔的隊伍換回揚州來整訓。然後以胡大海為先鋒,徐達為主帥,吳良謀為策應,集中三個軍團的力量,由鎮江向西,打垮康茂才,奪取集慶,也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江蘇南京。
這個辦法肯定非常穩妥,憑著三個主力軍團,六萬餘戰兵,只要不犯下什麼難以彌補的錯誤,拿下集慶就只是個時間問題。
但這個戰略構想,卻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就是耗廢時日。康茂才經營鐘山防線已經不是一年兩年,準備極為充分。集慶路的治所江寧,也是有名的易守難攻。萬一蒙元那邊被打急了眼,從北方調兵來進攻徐州,淮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