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徒弟八思巴,人精音律,比他慧黠;因慕華夏博大文明,遂力說吐番地僻人稀,恿慫他一齊到中原來。
師徒二人終於到了蒙古,並且得到忽必烈的青睞,在其帳下由特殊護衛升殿前法師。
七斯隆更把握機會,平日故意大顯神功,深得忽必烈的寵信;並表示要擇一吉日,把七斯隆封為國師。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眾孫之一。雄才偉略,征戰頻繁。他與兄長蒙哥同是大汗的第四子拖雷之子。及至蒙哥繼承蒙古大統,更將漠南交忽必烈管轄。
忽必烈為了便於攻打南宋及大理,把行宮移到中原北部的燕京。同時,廣納各族能人,漢人亦多投效。蒙哥死後,由他繼位。人則依然常在燕京。
七斯隆為了要在宗教上能夠擔當領導,把道教北宗全真派視為必須要打倒的物件。所以,他先籠絡中原佛教,繼以『化胡經』作藉口,從比經到禁經焚經,推動一場宗教浩劫。他私底下認為,要在整個中原樹威立萬,叫其他的宗教心服口服,就要雙管齊下,把全真鬥下去。
X X X
佛教本身宗派凡多;又分為小乘及大乘。
傳出印度以後,到中國有八宗。這已經是一再淘汰以後之數。其中大乘以淨土宗、禪宗、以及密宗最著。
其實,在大乘八宗中,淨、禪、密,稱「行門」;其他五宗,均稱「理門」。明顯分別就是,「行門」多注重
實際修行的功夫;「理門」卻側重經典理論的鑽研。此外密宗還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學「密」之人必須先受灌頂,才獲傳授,並且不得任意地傳習及示人;故稱為「密」,其他稱「顯」。簡單地說,這就是密宗與其他不同之處。
密法另一吸引人處,有所謂男女雙身法。即是男女一起同練,透過房事互相補充。但是雙方要懂修持。否則,容易淪於濫交,輕則傷身淫邪,重則脫陽奪命。
史載,喇嘛得入元代宮廷,主要可能是賴這種法術,並藉此誘使帝王而得寵,從而能夠進入權力中心。
喇嘛七斯隆是否也就是始作俑者?
X X X
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分,主要在於修行終點有別。「小乘」以個人能登極樂世界為目的;「大乘」偏重大眾,除了自己,顧及他人;務求人人信佛,眾生輪迴得救。所以需要不斷推廣,不可後繼無人。
中國人多喜習大乘,而惡小乘,亦就是因為大乘有這一面的主張:「信佛之人,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在家修行。」
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