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稱為“粟總”,為華東野戰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在方面軍級的軍事主官中,只有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是例外,未被稱為“劉總”。原因是劉伯承本人出於謙遜,不允許部下稱“劉總”,大家也就習慣於稱他為“劉司令員”了。建國後的許多文獻中,他與羅榮桓被稱為“羅帥”、葉劍英被稱為“葉帥”一樣,常常被尊稱為“劉帥”。粟裕與林彪因為統帥部隊時屬“少壯派”,很少有人稱之為“粟老總”及“林老總”。譬如,粟裕被撤掉總參謀長職務後;調到軍事科學院當副院長。1958年9月;葉劍英在歡迎粟裕的常委會議上;既不叫粟裕同志;也不叫粟副院長;而是叫粟裕為粟總。1984年2月,原華東野戰軍六縱司令員王必成得悉粟裕逝世後,又嘆又忿地說:“粟總是被浪費的人才!”“文革”中,江青處處飛揚跋扈,但對戰功赫赫的粟裕不敢小視,常以“粟總”稱呼粟裕。當然也有稱呼“粟老總”的例外,原華東野戰軍13縱司令員周志堅在其《崢嶸歲月——周志堅回憶錄》中回憶說:“我心頭很沉重,回到縱隊指揮所,參謀報告說,粟裕同志要和我說話。我接過話筒,裡面傳來粟裕同志的聲音:‘攻擊剛開始,你們部隊傷亡就這麼大,進展也很慢,下去整頓一下再打。’粟老總嚴厲地批評了我們。我拿著話筒,一句話也沒有說。首長的批評是對的,我從心裡接受。”顯然,“某老總”或“某總”是對戰爭年代方面軍級以上的統帥人物的稱呼,從一個側面說明他們在方面軍中的地位,授予他們元帥軍銜是在情理之中的。
毛澤東:粟裕可以領元帥銜(4)
從“立有卓越功勳”來看,粟裕先後指揮華中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隊高達245萬,居全軍第一,佔全軍總殲敵人數807萬的近1/3。毛澤東說:“因為蔣(介石)的力量百分之八十在江北地區,消滅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所謂蔣政權,也就是表現在他的軍隊上。”因此,指揮所部殲滅蔣介石軍隊最多的粟裕,對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新中國的功勳是巨大的。因為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一直處在國共內戰的主戰場華東與中原,是蔣介石必爭的心腹之地,所以遭到蔣介石的精銳嫡系部隊的重點進攻,而粟裕卻在中央將幹部、人員重點配備東北野戰軍的情況下,在自己所處的險惡環境中,創造出許多以少勝多的戰爭奇蹟。粟裕指揮華東部隊建樹了我軍解放戰爭戰史上的眾多之最,他在解放戰爭短短的近四年間指揮戰役之多,規模之大,難度之巨,質量之高在古今中外顯然也是罕見的,尤其是在裝備與兵員均劣於敵軍,沒有喘息時間的情況下,以少勝多,打贏如此眾多的戰役,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粟裕在戰略上更為縮短解放戰爭程序立下了獨特的功勳。解放戰爭期間,中共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實際上主要有三個:一為抗戰勝利後的“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二是內戰初期的南線“三軍進擊津浦路”、北線“三路四城”的作戰方針;三為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階段的“南下躍進”戰略方針。這三大戰略方針,粟裕對後兩個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中共中央第二個大戰略方針中的南線計劃,也叫“外線出擊,向南作戰”,即晉冀魯豫、山東、華中三支野戰軍在津浦路兩側作戰。當其他兩大野戰軍指揮員遵令而行時,粟裕獨陳異議,建議依託解放區先在內線作戰,對軍委將原定的戰略方針轉變為“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到外線”的方針,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第三個重大戰略方針有兩步:第一步由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第二步由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第六縱隊(組成一個兵團)渡過長江南進。粟裕建議華東野戰軍三個縱隊暫不過江,留在中原打大規模殲滅戰,並以豫東戰役成功的作戰實踐迅速開啟了中原戰局。1948年3月20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對黨內的通報——《關於情況的通報》。通報中預計:“五年左右(1946年7月算起)消滅國民黨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僅僅過了7個多月的1948年11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又指出:“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實際上解放戰爭進行了3年多一點時間就基本結束了。戰爭的程序從開始預計的5年變為後來的3年,粟裕的建議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毛澤東做出解放戰爭需要進行5年的判斷,是建立在敵人江北主力尚未被殲,而人民解放軍的部分主力即過江的設想上的。如此,我軍要在短短几個月內殲滅盤踞在江北的國民黨軍主力,顯然不太可能。既打不成豫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