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諳撾��А�1948年5月,陳毅調任中原軍區與中原野戰軍後,粟裕被中共中央任命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本可名至實歸擔負起華東野戰軍的領導與指揮重任。如此,作為一個大方面軍的最高首長,他在1955年顯然將與彭、林、劉同列,成為疑義不多的元帥人選之一。但粟裕真誠謙讓,請求中央保留陳毅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名義,自己僅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代前委書記職務。儘管如此,陳毅還是離開了華東野戰軍,赴中原軍區與野戰軍履職,粟裕以代司令員、代政委的名義擔負起了華東野戰軍全面的領導與指揮責任。顯然,粟裕雖讓掉了司令員兼政委的名義,卻並沒有讓掉司令員兼政委的責任,也就是元帥的責任。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後,粟裕以前委書記的身份繼續主持三野前委工作,率領三野全軍作戰。直至1950年8月全國解放戰爭基本結束後,才因病離職休養。
毛澤東:粟裕可以領元帥銜(3)
1949年6月,軍委兩度明示粟裕擔任臺灣戰役總指揮,這一職務顯然是野戰軍正職。從指揮兵員來看,攻臺部隊包括第三野戰軍全部及其他野戰軍一部達16個軍65萬人以上,還包括軍委配屬的空軍和海軍。從指揮員人選看,粟裕曾經建議攻臺總指揮由四野司令員或二野司令員擔任。由於臺灣戰役將對整個太平洋地區和東南亞局勢影響極大,加上粟裕一貫的謙遜和有其他野戰軍一些部隊參戰,粟裕於1950年6月上旬請求軍委直接組織指揮台灣戰役。6月下旬,粟裕再次提出,請中央派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或四野司令員林彪來主持臺灣戰役,他本人作為華東地區的軍事領導全力協助該戰役的組織指揮。軍委和毛澤東出於對粟裕軍事才能的信任,仍決定由他負責攻臺作戰。這一決定改變了粟裕長期負責大戰略區的軍事,卻只以副手名義出面的局面。
1950年7月,軍委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準備令其擔負抗美援朝指揮之責。在東北邊防軍改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19日正式出國以前,第四野戰軍13兵團、42軍以及50軍、第三野戰軍9兵團、第一野戰軍19兵團等部即相繼被劃歸東北邊防軍建制,軍委計劃東北邊防軍轄11個軍36個師連特種兵總隊及後勤部隊,共約70萬人。顯然,粟裕被授予的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同樣是典型的野戰軍(方面軍)正職。
1955年授銜以前,粟裕直接指揮過或計劃受其直接指揮的大將、上將級別的高階將領人數,可以說也是十分突出的,是實實在在的方面軍統帥級人物。統計如下:大將中有陳賡(1947年12月平漢路戰役期間;1954年總參謀部期間),張雲逸(1949年6月,華東軍區機關與第三野戰軍機關合並,粟裕為華東局分管軍事的常委、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主持華東軍區暨三野總部工作的副司令員、三野前委書記,張雲逸為華東軍區暨三野副司令員兼山東軍區司令員。1946年6月27日,粟裕致電張雲逸等人,指示山東軍區攻奪長山列島,於8月22日勝利結束),蕭勁光(1950年6月前後攻臺戰役準備時期;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計劃組建時期);上將中有王建安、韋國清、葉飛、許世友、宋時輪、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唐亮、傅秋濤、宋任窮(均為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將領),蘇振華、謝富治、楊勇、王宏坤(均為1947年12月至次年1月一度歸粟裕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將領),蕭華、李聚奎、鄧華、賴傳珠、洪學智、韓先楚(均為1950年7月計劃中的東北邊防軍所屬的原第四野戰軍將領,或1954年總參謀部期間的副總參謀長),彭紹輝、張宗遜、王震、楊成武、李克農(均為1954年總參謀部時期的副總參謀長)。以上授銜將領共為28人,佔9名大將57名上將的42%。除此以外,中將級別及其以下將領更為眾多。
在人民解放軍各個方面軍中,八位高階將領常常被部下或同事們尊稱為“某老總”或“某總”,並一直沿用至建國之後,成為比他們的職務更令後人景仰的稱號。朱德,被尊稱為“朱老總”,為紅軍總司令、解放軍總司令;賀龍,被尊稱為“賀老總”,為紅二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被尊稱為“徐總”或“徐老總”,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彭德懷,被尊稱為“彭總”或“彭老總”,為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被尊稱為“林總”,為東北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被尊稱為“陳總”或“陳老總”,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聶榮臻被尊稱為“聶老總”,為華北軍區司令員;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