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外,消滅敵人,保衛自己好呢?顯然地,在國土以外消滅敵人,是有利於我們,有利於我們的朋友,有利於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爭取和平民主的事業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8)

……

“邊防軍出動時,到朝鮮去是志願軍的名義出現,穿朝鮮服裝,用朝鮮番號,打朝鮮人民軍的旗幟,主要幹部改用朝鮮名字。這樣的處置,可以使朝鮮人民喜歡,又很策略。”

“我們曾經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曾經消滅了八百萬美蔣軍隊。現在黨和人民要求我們去消滅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軍隊。我們應該勇敢地擔負起這一光榮的戰鬥任務。”

8月11日及8月13日分別召開的這兩次會議,因連續在瀋陽舉行,通常被合稱為“瀋陽軍事會議”。從蕭勁光、高崗等人的發言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時東北邊防軍的任務更加明確,即準備入朝作戰。

需要指出的是,邊防軍副司令員蕭勁光、副政委蕭華出席了瀋陽軍事會議,說明儘管海軍與總政治部工作千頭萬緒,但他們還是能丟開手中相對次要的工作,隨時就任邊防軍新職的。最終志願軍出動時,他們沒有到職,最關鍵的因素是粟裕因病未能到任,作為中央專門為粟裕挑選的“作戰上來說較為有利”的副手蕭勁光、蕭華,也就沒有必要出動了。同時也說明,為有利於作戰,方面軍指揮機構的建立只能由主官牽頭,否則蕭勁光、蕭華完全可以先行建立指揮機構,然後等待粟裕到任即可。

從7月7日周恩來提出東北邊防軍一旦參戰,則“改穿志願軍服裝,使用志願軍旗幟”,到8月4日毛澤東再次明確指出“用志願軍形式”,以及蕭勁光、高崗等人關於邊防軍準備以“志願軍”名義出國作戰的講話,均有力地說明中共中央、軍委在組建東北邊防軍時,就曾考慮和提出,一旦赴朝參戰,即採用志願軍的名義。而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實際上也就是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這是一種戰略上的決策,也是一種策略上的考慮。

在7月7日提出“志願軍”的名稱之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最初曾想以“支援軍”名義,出兵援助朝鮮人民軍作戰。在徵求民主黨派意見時,黃炎培向毛澤東、周恩來提出:自古道出師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仗就不好打。周恩來說:我們叫支援軍,支援朝鮮人民嘛。黃炎培說:支援軍那是派出去的。誰派出去支援?國家嗎?我們是不是要跟美國宣戰?毛澤東聽後說道:有道理!我們不是跟美國宣戰,不是國與國宣戰,我們是人民志願的,這是民間的事,人民志願幫助朝鮮人民的。毛澤東說著,拿起筆來將“支援”兩字改寫成“志願”。周恩來說:對,世界上有許多志願軍的先例,馬德里保衛戰就有各國的志願兵。黃炎培頻頻點頭,笑道:師出有名則戰無不勝。此後,“志願軍”的名稱就定下來了。

顯然,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這個重大策略是正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國家的軍隊,是官方的,如果東北邊防軍以此名義出國參戰,這就表明是國家派出去的,等於中國向美國宣戰。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出國參戰,是民間的,是群眾志願組織的。這樣做,不給美國對中國宣戰以口實,比較策略,對中國有利。

後來美國軍隊與志願軍直接交手後,他們知道遇到的是“中共正規軍”,而不是什麼“志願軍”。但是他們也承認了志願軍這個名字,因為他們害怕把戰爭擴大,以此表明自己不是和新中國開戰,中、美兩國還未進入戰爭狀態,以安撫其國內人民及其盟國。關於中國以人民志願軍名義參戰,美國出版的《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一書說:“中共政府給這些部隊起了一個好名——‘志願軍’。中國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兩全其美。”

8月中旬,第三野戰軍主力9兵團奉軍委命令開至津浦鐵路線,第一野戰軍主力19兵團也奉命開至隴海線,均處於機動位置上待命。

出席瀋陽軍事會議的蕭勁光返回北京後,向毛澤東彙報了軍事會議召開的具體情況,並反映了東北邊防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毛澤東據此於8月18日致電高崗,首先肯定了高崗在軍事會議上所作報告的正確性,同時決定邊防軍延長至9月底完成各項出動準備,這份《關於邊防軍務必在9月底以前完成一切作戰準備給高崗的電報》中說:“蕭勁光來告邊防軍的各項問題都可以解決;邊防軍完成準備的時間可延長至9月底,請你加緊督促。”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9)

與此同時,總參謀部的作戰參謀們對朝鮮戰局進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