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正規化建設的需要,也可說是對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的將士們一次全面的“英雄排座次”。正如李世民在天下一統後,將杜如晦、魏徵、房玄齡、李靖、李勣、秦叔寶、侯君集等24位開國功臣繪圖形於凌煙閣一樣,對人民解放軍諸位將領而言,授銜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其中,元帥與大將因為“雙十”的限制設立,更是成為數百萬指戰員中耀眼奪目的佼佼者。

元帥在漢語詞典中有兩種意義:一指軍隊中的主將、統帥;二是軍銜,指高於將官的軍官。從第一種意義說,粟裕作為負責一個方面軍——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的實際軍事主官,統率眾多驍勇戰將,兵員最多時達到萬餘人,是除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之外直接指揮兵員作戰最多的高階將領。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張震指出,軍委“把他(粟裕)放在了華東戰區主將的位置上”。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高銳也認為:“他(粟裕)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中了不起的一位將領、一位統帥。”粟裕既為華東戰區主將、統帥,顯然可以稱為元帥。但從第二種意義來說,粟裕的軍銜為大將,儘管是第一大將,居1955年授銜的1603名將軍之首,但畢竟不是元帥,從歷史與現實來看,與元帥享有的廣泛知名度顯然尚有一些距離。人民日報出版社於1997年7月還專門出版了《人民日報版面備要》,在逝世新聞的版面安排上,對元帥、大將和其他軍職幹部逝世新聞的安排就有區別。

粟裕本人以其一貫的謙遜,對授銜大將是平靜處之的。他曾說:“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麼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①然而,謀無遺策、戰功赫赫的華東戰區主將粟裕未授銜元帥,還是引起當時及後來許多人的由衷感慨,成為關注與議論的焦點。

時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應邀參加元帥授銜典禮後對人說,粟裕總參謀長過去打過多次大勝仗,是可以當元帥的。表示了他對粟裕軍事才能和功績的深深欽佩。②《人物》雜誌一篇回憶黃炎培先生的文章也提到,黃炎培聽說元帥名單中沒有粟裕,特意找到毛澤東,力陳粟裕常打勝仗,在華東很有名,應該授元帥銜。③粟裕的秘書鞠開也回憶,曾看到黨外高層民主人士在一份材料中有“粟裕應該評元帥”的話。④可見,當時的黨外高層民主人士因為特殊的身份與地位,反而能說一些客觀之語。

1958年5月28日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粟裕受到大會主持者的錯誤批判,被強行扣上“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帽子。會後被撤銷總參謀長一職,從此蒙冤36年。後來有人為此感慨地說:“如果粟裕當時是元帥軍銜,好像會又有一番光景。”⑤這個個人觀點顯然也有一定的市場。

毛澤東:粟裕可以領元帥銜(2)

人民日報社記者金鳳在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期間,曾經分別採訪過同住一座平房的劉伯承與粟裕。隨後,寫了《四戰之地、四戰之軍》一文稱頌劉伯承;寫了《常勝將軍粟裕》稱頌粟裕。並記載了劉伯承“粟裕同志智深勇沉,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的讚語。多年以後,她在《劉伯承檢討前後的掌聲》一文中說:“論年齡和資歷,彭總(彭德懷)自然領先。但論戰功和軍事才能,全軍公認粟裕高出一籌。但粟裕只授大將軍銜,彭總授元帥軍銜”,⑥表達了自己對粟裕未能授銜元帥的遺憾。

《開國將帥軼事》一書說:“粟裕將軍身經百戰,曾組織指揮了‘七戰七捷’、魯南、孟良崮、沙土集、豫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戰役。1955年評軍銜,粟裕將軍戰功赫赫而未能評上元帥,實為憾事。”⑦

《粟裕大將》一書在敘述粟裕1948年5月謙讓陳毅,自己只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時也說:“談起這段歷史,人們在稱讚粟裕高風亮節的同時,也深深為這位戰功卓著的軍事家、戰略家惋惜:粟裕讓出的不僅是當時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也讓掉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的共和國元帥軍銜。”⑧在敘述粟裕原本為侗族,本人卻一直不知道時,又指出:“史學家和民族學家不無感慨地說:如果粟裕早知道自己是侗族,1955年實行軍銜制的時候,根據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肯定會出現一位侗族元帥。” ⑨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於1955年2月透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其中第二章第9條規定了元帥軍銜的授予標準:“對建立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階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就是說,授予元帥軍銜有